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都市休闲农业紧密连结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已经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激发农村创业创新、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费观念转变,我国正在步入大众休闲旅游时代,都市休闲农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推动都市农业蓬勃发展,2006年以来,我市分三批规划建设13个市级农业产业园,总面积约4.8万亩,农业产业园生产、生态、生活功能逐步显现,目前我市有42万亩农保区,发展潜力大,下来要充分发挥农保区土地最大效益,推动都市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仍需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我政协小组建议从三方面着力加大对都市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建 议:
一是做好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划。2020年我市农业休闲场所120多个,其中省级园区3个,市级园区13个,小型农业园8个,总的来说,目前我市大多数农业休闲场所规模偏小,设施简陋,内涵单薄,存在简单仿效,粗放经营的问题。建议我市将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纳入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进行整体科学规划,明确其总体目标、发展战略、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省市专家成立调研小组,全面摸底排查我市农保地利用开发情况,以片区为单位整理形成梯度开发名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按照差异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方向,由市结合各镇区情况,因地制宜规划其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类型和模式,同时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在每个片区选择2-3个重点项目加强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加快建设都市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区,形成发展规模优势。
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破解都市休闲农业供地保障难题。休闲农业是三次产业的融合,同时包含了“农业和非农业用地”的土地要素。在发展过程中须有建设用地的指标来配套建设基本的餐饮、农产品加工、展销、停车场、休憩娱乐设施。但由于东莞特殊的城市结构,导致现时大部分农保区存在土地统筹难、用地难、非农的建设用地指标紧缺等问题,如石排镇鲤鱼洲岛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丰富的优越条件,全岛总面积1000亩,其中约572亩农地由镇政府统租,350亩有国有土地证的属桃花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但由于所处范围属于二级水源保护地,根据规定暂无法用于商住或商业建设用途,导致鲤鱼洲岛一直无法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我市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用地指标倾斜,由市新增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同时结合省文件尽快出台“点状”供地实施细则,以充分满足都市休闲产业园的发展需求。
三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提升创收能力。都市休闲农业投资周期长,市场波动大,同时也需要综合实力强的发展商进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盈利。建议政府加强对都市休闲农业的财政金融支持,鼓励利用众筹模式、互联网+模式、发行私募债券等创新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进行财政支持,整合财政资金向休闲农业区倾斜。建立银企对接平台,拓宽抵押担保物范围,提高信贷额度,进一步加大对休闲农业的信贷支持,帮助经营主体解决融资难问题。其次统筹搭建都市休闲农业促进发展平台,为发展商提供政策指引、拓宽营销渠道及农业现代化建设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