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水环境污染问题也异常严重,经过政府多年来持续不断的治理,目前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污染治理体系,揽括了涵盖江河湖库类流域治理体系、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厂、分散或一体化零散式污水治理设施以及企业涉水污染治理厂站等。具有总体规模大、数量多、工艺复杂、范围广、管理难度大、效能不足等特点,亟需利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措施,构建一套覆盖全市范围内的水污染治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部涉水污染治理项目的精细化高效管理。

  我市与水污染治理项目管理相关的部门至少包括环保、水务、城建、城管等,涉及的管理机构多达十几个,但管理效能仍旧不足,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管理不及时、效力低。

  由于涉及到的部门多,各部门之间协调不畅,信息沟通渠道有限,信息准确度不足、造成误解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局面既不利于多部门快速联动,也无法及时利用有效信息寻求外部专家支持,整体效率不高。

  二、数据未实现有效共享,管理机构难以及时决策。

  目前我市对重点排污企业少数几个主要污染物指标建立了在线监控设施,可以较好的及时获取主要数据。但绝大部分排污企业没有建立在线监控设施,仍无法及时知晓信息。在线设施获取的数据仅由环保监察部门掌握、管理,其它机构甚至是环保系统内其它部门是无法及时获取相关数据的,既无法做出及时、有效、准确的判罚,也不利于社会舆情发布、引导与控制。

  三、投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

  各级主管部门为了实现涉水企业的管理,即便经常实地深入涉水企业检查,但仍存在着走过场、管理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尤其是发生突发事故时,更是疲于应对,难以应对。实际投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

  构建全市水污染治理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水污染精细化管理水平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应纳入议事日程。


建    议:
建议:
一、系统调查我市范围全部涉水污染、治理项目的基本情况,建立开放式项目信息库,以此为基础,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
二、采取公开或邀请招标、直接委托等方式,确定合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机构,编制出能用、适用、易用、好用的水污染治理信息系统app,设置权限,供各级部门及社会公众使用。
三、委托专业机构对app进行维护、更新,保证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真实性,接受大众的监督。
四、要求各级管理机构利用app改变项目管理模式,针对具体问题深入现场处理,实现提高水污染精细化管理水平的目标。

提案者: 谭福龙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