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市楼市涨幅居全国之首,刷新了人们的认知,吸引了无数投资者眼光,然而,我市楼市快速上涨冲击最大的还是制造业。制造业是我市的立市之本,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和做强也是国家对我市的期许,楼价过高,必然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企业成本上升,也难以留住和吸引人才,并且还会将资金都吸引到房地产行业而减少制造业资金投入,从而影响制造业的发展。
我市地处广深之间,地理位置有无可替代作用,属于房产投资的绝好地段,这几年广深二市房价的持续攀升,使我市变成了房产投资的洼地,吸引大量广深乃至全国投资客,有数据显示,近年我市新楼盘过半都是非本土人购买,政府相关部门费尽精神不遗余力落实“房住不炒”政策,但效果并不明显,投资客总能到应对之策,在去年中最新调控政策出台后,马上有不少外地人通过购买社保等手段在积极争取房票,准备继续进入我市房地产市场。
在市场经济的大前提之下,利用行政手段过度打压房地产市场,有违经济规律,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9年房地产定调“房住不炒”“长效机制”,提出了“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对我市来说,这个策就应该是进一步增加保障房供应,利用多层次的保障房来疏导,而不是通过严厉打压来堵住房地产业的发展。
近几年我市除松山湖人才房供应较多外,保障房建设速度相对较慢,没有与房地产行业同步发展,没有注意到“住房保障体系”“住房市场体系”同步发展相互促进,导致困难群体无法解决住房问题,尤其是部分外来困难群体、新市民只好选择离开东莞,还有年轻人因为东莞上涨过快的房价而放弃把东莞作为就业首选之地,而制造业又因房价上涨而成本上升导致利润空间被挤压。
建 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建议进一步增加保障房供应,提供多层次保障住房,解决各类群体住房要求。
1、允许或鼓励有条件的企事单位建设人才周转房,稳定本单位人才队伍,但要防止这些单位打擦边球把人才周转房作为小产权房推向市场。
2、要舍得投入,建立高品质公寓提供舒适居住环境吸引我市紧缺的人才。
3、增加“三限房”供应,对家庭困难的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和经济条件一般群体分别提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共产权房,让居者有其屋,做好政府兜底保障。
4、对刚毕业的大学生、年轻小白领要有人才公寓让他们来到东莞就有地方落脚,能留下就业创业在东莞发展,且人才公寓租退申请手续简单、配套服务到位。
5、对其他经济条件较好群体和投资群体,允许有更多选择,让市场回归到市场,促进健康正常的住房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