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镇南社村始建于南宋末年,现存大量的明清古建筑及村落街巷风貌,保存着浓郁的传统民俗文化和教育传统。南社村是东莞市两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并获得4A级国家旅游景区、广东美丽乡村精品路线等称号。目前整体发展以古村范围为主、面积较小,缺乏足够的项目支撑,人流量小,依靠当地企业自主运营,整体品质较低、产业单一,仅靠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无法支撑长远发展。

  南社村紧靠松山湖生态园,周边聚集了另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石排塘尾村,以及燕岭古采石场遗址、摩崖石刻、云冈古寺、超朗古村等大量历史文化资源,同时生态园生态环境优越,拥有大量湿地、公园、开敞空间,未来是松山湖片区重要的文化、会议、旅游中心。依托松山湖高新产业园区1+9功能统筹,南社村同时具备优越的产业空间环境。结合生态园发展及周边精品乡村丰富资源连线连片错位发展,南社村所在片区已具备建设东莞市文旅核心的基础。

  为促进资源要素集聚,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拓展优化产业空间,培育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我市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作为“十四五”期间重要经济工作抓手和产业空间发展新格局,打造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载体,增强发展后劲、续引领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文化建设是国家不断提出的城市重要发展战略,习总书记在广东考察重要讲话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融合发展”,东莞市作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在蓬勃的产业发展中尚缺乏一张文化产业名片。

  南社村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整体规模,均与乌镇较为相似,对标乌镇互联网智慧小镇,本次提出以南社优越的文化资源为基础,结合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建设,本次打造东莞市“文化核”智能指智造创新产业基地,将南社建设为智能智造峰会小镇,作为第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建    议:
  一、落实以文旅+智能智造智慧产业“文化核”的产业定位。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变革,“文旅”从少数人享受变成大众化生活方式,但个性化消费浪潮崛起,也需要产业链供应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伴随AI和5G等新技术崛起,互联网及智能智造、智慧技术正在为文旅装上新技术引擎,科技+旅游+文化的智慧文旅新时代正在来临,智慧文旅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都时期。文旅和互联网产业能够相辅相成,在文旅的智慧化服务、智慧化管理、智慧化运营上有积极作用。依托我市领先的信息技术和产业链,大力引进智慧文旅产业链优质企业,强化智能智造产业项目落实,大力推进智能智造、智慧互联网示范应用和产业链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二、对标乌镇,打造建设中国智能智造峰会和行业发布会聚集地。乌镇,凭借创新的产权开发模式、完善的整体建设和管理体系、准确的市场定位,不仅实现了控制过度商业化、留住文化特色,实现了产业链发展和经济效益双成功。我市为产业立市,拥有众多龙头企业,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和生物科技、高端装备等产业基地建设,在整体策展、研讨、行业发布有迫切的场所需求。南社村可依托片区文化特色、优越生态环境为这些高科技新兴产业提供空间,并带动自身和周边新型旅游、新型农业和互联网产业的整体发展。

  结合乌镇经验,产业基地应分期保护开发,逐步建设发展。打造以古村落为主的文化IP,创新运营;依托区位优势,找准定位,逐步辐射带动周边。

  三、加大对产业基地的政策倾斜。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契机,优化产业基地空间布局,整合现状资源,加大土地资源指标倾斜,优先满足基地产业建设需求,对于优质龙头企业,放宽土地供给和用地政策、加大财政支持、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条件。整合片区资源,形成功能互补的错位联动发展,强化片区文化特色,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构建全域旅游模式。

提案者: 九三学社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