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高质量民办教育发展体系的建议

  2020年12月2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为未来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四五”时期,我市提出以“打造品质教育”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战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2030年基本建成教育现代化强市,2035年全面建成教育现代化强市。民办教育作为我市教育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质量水平将直接关系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目标的实现。我市必须“一盘棋”思维,在做大做强公办教育同时,构建高质量的民办教育发展体系,为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市提供更夯实的保障。

  一、制约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有待提高。据了解,90%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收费较低、以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其办学条件、教学成绩均与公办学校、高收费民办学校存在较大差距,教师的学历、职称层次较低,流动性大。

  (二)教育多样化供给和个性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当前人们的教育需求正从标准化教学向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发展,而教育服务供给也将由‘标准化供给’向‘个性化服务’转变。民办教育恰恰是教育多样化供给和个性化服务的重要提供者。

  (三)发展保障体系有待完善。一是政府支持政策需进一步升级。政府在教育融资平台、土地供给、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仍不足。二是民办学校教师队伍保障机制亟待改进。民办学校教师薪酬待遇较低,薪酬待遇不具有竞争力,严重影响我市整体教师队伍质量。三是监管制度滞后于教育实践。民办学校财务监管制度、资产与举办者债权债务分离等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部门对民办学校财务状况难以监管。
  
建    议:
二、打造高质量民办教育发展体系
(一)做优存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加强分类指导,营造良好教育生态。”针对我市民办教育体量大、质量不高的短板,建议政府加大投入,按照分类指导的思路,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一是对以租赁办学场地、办学条件不达标的学校限期整改,整改效果不明显的,由政府接管专为公办学校,或并入当地优质公办学校。二是加大条件达标、办学质量不高的,由政府委托公办学校管理,派驻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
(二)高端发展。根据“品质教育”和构建教育现代化强市的战略目标,结合我市教育发展规划和现代化学校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发展高端民办教育,引进民间资本建设优质学校。新设立的民办学校应符合高标准、优质化、特色化、国际化导向,提高民办教育多样化供给和个性化服务水平,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鼓励民办高端学校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积极探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的新路径,加强对外合作,打造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为我市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先机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教育服务。
(三)保障先行。加快研制出台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高端民办教育的政策,为高质量民办教育发展提供土地、金融、人才保障。一是拓宽社会力量办学空间。鼓励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名校、名企来创办优质高端或特色鲜明学校的,在土地供给方面实行“一校一策”、“ 一事一议”的优惠政策。二是完善教育融资平台。鼓励金融机构为民办学校,提供用于扩大办学规模和改善办学条件为目的的信贷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应优先为符合条件的民办教育机构提供担保。三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鼓励民办学校面向全国引进优秀教育人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民办学校本土培育的人才在安家落户、子女就学、奖励补助等方面,给予奖励和享受我市教育人才引进和培育政策。

提案者: 麦绮琳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