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的文脉,承载着一代人记忆。如何让老街延续“乡愁”,在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进程中找到适合的发展路径,是各地政府探索多年的重要课题。
作为东莞的千年文脉所在、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莞城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历史建筑遗存丰富,拥有兴贤里、象塔街、中兴路—大西路三个历史文化街区,特别是留下一批规模较大、保存完整的骑楼群,基本保持了民国时的原有风貌。改革开发初期,莞城担任了东莞早期工业基础的重任,从而又遗存了一批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业建筑群和街区。
莞城老城区主要由历史文化街区构成,面临着街巷复杂狭窄、房屋破败老旧、公共配套设施落后、道路交通阻塞严重、线杆管线杂乱、消防隐患较多、环境污染难以根治、人居环境恶劣等历史遗留问题,同时,随着东莞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中心的南移,莞城老城区面临人口、商业双重外流的尴尬境地,曾经繁华一时的商贸老街区日益冷清,急需通过改造进行城市升级。
尽管如此,我们对莞城老城区又不能急功近利的大拆大建、推倒重来,而是需要在改造的同时,把历史街区的历史信息尽可能多地保留下来。《东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也明确了对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思路和保护措施。
对莞城老城区的活化改造和开发,需要在保留其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价值的同时,又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莞城老城区权属复杂、产权分散,因此,莞城老城区改造很难由单一的平台做完规划、设计、投资、建设和运营等工作。
尽管如此,市、街道两级政府还是进行了很多尝试性的工作,先后打造了工农8号创意园、鳒鱼洲文创园这两个由历史建筑群升级改造而成的文化创意园区;莞城街道也发布了包括三个历史文化街区、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处红色革命遗址的莞城风物旅游线路,希望以文化旅游为载体,依托莞城文化历史街区项目,讲好“东莞故事”,增添东莞城市文化活力和经济活力。
近些年,各地政府对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日趋重视,对承载着城市历史记忆及文化基因的历史街区的改造与开发模式也日趋成熟。一些老街区把握文旅新机遇,被成功地改造成城市的旅游名片,成为市民和游客打卡的网红地标。
一、制定莞城历史文化街区文旅开发总体规划
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不可避免会涉及历史建筑的修复和规划重建,所以前期必须做好整体规划和准确定位,避免盲目改造导致历史建筑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建议莞城街道制定莞城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旅游开发的总体规划,确定莞城历史文化街区文旅开发模式、明确历史文化遗产的转化方式、设计不同街区的整体建筑风貌、划分各街区的文旅产业业态、构建持续的运营体系。
建议在莞城老城区原有的本土特色业态基础上推陈出新,将不同街区划分为不同的主题,打造具有东莞特色的风味小吃一条街、手信一条街、非遗一条街等,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美食、文创产品、风情表演等多种业态。这种街区产业业态的划分,可以让不同街区的主题性更明确,让游客更有针对性的游玩。同时,把性质类似的商店规划在一起,也方便后期的维护和管理。
二、制定文旅开发奖补政策,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开发,加快文旅项目培育
由于莞城老城区区域面积大,产权关系复杂,改造资金投入大,很难由单一平台进行投资开发。市、街道两级政府可以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文旅项目开发及文旅项目培育,制定奖补政策,对依照街区文旅开发总体规划进行街区升级改造、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文旅业态培育、文旅项目引进等内容的企业予以奖励或补助,并在税务、资金流转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共同进行莞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开发。
这种政府制定总体规划,用奖补政策引导企业分区域、分项目开发的形式,负担轻、见效快,也不容易陷入开发无序的状态。
三、成立莞城文旅投资开发公司,发挥龙头引领作用
建议莞城街道成立莞城文旅投资开发公司,负责对莞城街道的重要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融资、投资、开发、运营,并成为莞城文旅产业转型发展和文旅资源战略整合的重要平台。莞城文旅投资开发公司可以通过资源整合、资本运作等方式,在莞城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充分发挥龙头引领、品质提升等作用,加速莞城文化旅游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四、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智慧街区,提升城市品质,完善旅游和商居环境
建议莞城街道做好老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市民和游客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建设。对老城区街巷空间进行梳理与优化,整治障碍建筑,添加必要的公共文化设施,改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街区智慧停车系统,发展街区慢行系统,延续老城区各街巷步行为主的设计,打造智慧历史文化街区,提升城市品质,完善老城区的旅游和商居环境。
五、建设示范性标杆项目,以点带面,最终完成整个街区的改造更新
建议莞城街道通过莞城文旅投资开发公司的平台,逐个挖掘莞城岭南文化符号,高标准、高起点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引导性、地标性的特色文化旅游标杆项目,以点带面,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最终完成整个街区的改造更新。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借鉴香港发展模式,引入叮叮车观光项目,进行市场化运营,将老城区改造过程中的出现的零散文旅项目串联起来,使历史文化街区变成一个整体的旅游目的地。
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引进专业化公司运营
建议市、街道两级政府加大对莞城老城区活化的财政投入力度,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引入专业化公司运营,吸引一批涉及规划设计、开发运营、产业发展、文化、旅游、金融、市场等领域的专业公司参与,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促进业务合作对接,使莞城老城区活化焕发新的发展格局。
提案者: 陈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