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6日发出《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从实行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切实加强行业监管;探索实施适龄提示制度;积极引导家长、学校等社会各界力量履行未成年人监护守护责任,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工作事项和具体安排。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获取知识、拓展技能,为未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这是时代的必然,这是发展的大势。对如今未成年人来说,网络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他们从小就会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会在上面使用各种各样的软件,发现不一样的世界。尤其游戏世界中的精美画面、情节设计以及丰富的技能,可以让人获得在现实世界无法得到的各种体验,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但是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成长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导致其荒废学业、损害健康、扭曲心理、影响交际。二是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导致未成年人盗窃、敲诈、抢劫、伤害、强奸甚至杀人等违法犯罪多发。三是影响家庭、学校和社会和谐稳定。
疫情期间,很多学校都为学生开展了网上授课的活动。但同时,网上授课成为一些未成年人借此打游戏的时间。这不仅仅是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伤害,更会对家庭、社会乃至国家长远发展带来巨大危害。
建 议:
一、争取政策支持,严格管控网游开发机构,敦促其必须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开发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游戏,把防沉迷措施建立起来,把社会责任落实到位。
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网游开发机构在每个网游登录之前自动弹出易不少于三分钟网络安全广告宣传,并且设置晚上22时过后登录都需要通过家长手机验证才能登录网游,让家长对孩子上网的内容和时间进行控制和管理。
三、建立游戏分级制度,家长无法从分级标准来判断游戏是否适合未成年人,但是可以通过网络途径了解到相关游戏画面和用户评论来进行判断,对于采取游戏分级管理国家的游戏便可以通过查询分级标示来准确了解游戏年龄分级和内容描述特征。
四、公安网警部门要结合宣传部门,参照近期热门的防诈骗宣传以动漫、真实案例等多种形式结合,在学校和各大网游平台做好宣传,引导未成年人不要沉迷网络游戏,合理安排。教导孩子学会抵制网络中的不当行为,学习网络安全相关知识。如何在网络环境中保护个人财产安全,父母应当提高安全意识,学会如何保护个人账户安全。
提案者: 郑肖君,郑泽森,谭深,谭景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