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我市交通局发布了全市34个拥堵节点及整治措施。其中常平镇便有5个拥堵节点:新城路、常东路、常马路—聚富路、新南二街、中元街。常平镇有关部门对这5个拥堵点进行了短平快的微改造。通过控制智能信号灯系统、优化配时,加强流动巡逻管控及增加路中护栏的方式,对拥堵节点进行交通疏导,有效缓解拥堵点的交通。
2019年上半年,随着常平大道升级改造工程完工恢复通车,原绕行新南二待、常东路、新城路的车辆重新汇集到常平大道来往车辆越来越多,过境及到发车辆均需经常平大道转换,常平大道、新城大道交汇路段已经形成了经常性拥堵,给附近的交通造成了极大不便。
面对经常性的拥堵,附近的企业及周边居民,向有关单位和部门反应情况甚至投诉,但因该拥堵位置位于常平大道、新城大道、常马路、荔园路的交汇点,特殊地理位置所致。
因此建议有关单位切实解决该路段交通拥堵问题,建议如下:
一、加快打通断头路网建设,完善支路辅助疏导功能
经有关交通单位研究指出,常平大道、新城大道交汇处是过境及到发车辆的必经之路,该拥堵片区的交通主干路网骨架搭建成型,但片区内部支路欠缺不成系统,分布散乱,存在道路断头情况。建议提升振兴中学区域上放交通循环能力,打通常平振兴板石教育路、学前路等与霞村新村南街至中和路道路的连接。以促进支路辅助疏导功能。
二、对常平大道、新城大道进行微改造,提供路口通行能力
建议结合常平大道、新城大道的道路沿线场地条件,对常平大道、新城大道红线内、临近现状绿化树池一侧增设一条车道,合理分配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通空间,匹配交通出行需求。
三、鼓励周边学校大巴或校车接送学生,减少小汽车接送学生车辆规模
常平大道、新城大道路口附近,有常平振兴中学、常平第一小学、常平镇第二幼儿园等,每到上放学时段,大量的接送私家车聚集,加上原有的到发车辆,导致该段区域严重拥堵。因此建议参考我市东华、光明等学校的有效缓解措施,鼓励学校使用大巴或校车接送学生,减少小汽车停靠常平大道、新城大道路面接送学生车辆规模,从而有效缓解车多拥堵的问题。
四、加强交通管理,加快车辆快速通行
建议协调在常平大道、新城大道路交汇路段增加常规性交警现场交通指挥,明确周边可临时停靠路段,完善该区域道路交通管理。同时适当配置违法停车监控设备,对现场不按规定标识执行的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检控抄牌处罚;甚至对不服从监管指挥的车辆采取拖车查扣。
五、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完善片区交通组织
建议加快智慧交通建设步伐,依托大数据平台对常平大道、新城大道路交汇路段的交通量对交通信号灯配时进行优化,与周边路段实现交通信号灯“一张网”协调控制。依据大数据平台加快该片区单向交通、潮汐车道等新型交通组织方式,以完善片区的交通组织。
提案者: 梁毓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