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东莞市全面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全市治水基础设施基本补齐,污水管网覆盖率和污水厂处理能力全面提升,污染物大幅削减,四大国考断面水质改善明显。
  但随着治污工程建设的深入推进,治污基础设施运维和管理水平并未同步提升,导致污水进入河道影响水质稳定达标。主要表现为:一是管网淤堵、破损现象频繁发生,污水处理厂设备老化、仪表缺失、维修不及时、高水位运行等问题突出;二是污水基础设施运维不规范、不到位,导致污水溢流、直排问题时有发生;三是排水户擅自更改污水接驳管网、污水接入雨水管网等问题;四是工业废水或油污废水偷排进入污水管网、未经审批擅自增设河道排污口等问题;五是新建住宅、居民楼、工厂及商业楼宇等项目排水设施无审核验收,污水常私接乱排。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市排水管理和执法工作有待加强,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管理体制有待协调,考核奖惩考核机制有待建立,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单位规范运营意识和能力较弱,排水户规范排水意识明显不足,对排水许可证申报积极性不高,新建小区或楼宇存在不规范排水问题。


建    议:
  建议要全面加强排水管理和执法工作,通过开展广泛的社会宣传,树立全新的执法观念,完善执法环境,提高执法效率,使排水管理和执法工作更具成效,切实为“十四五”河流长制久清提供保障。

  (一)明确责任主体,做好排水行政管理工作。

  一是明确新建项目排水设施建设及验收监管责任,避免存在监管空白导致私接乱接,最后由政府为其“埋单”。二是市有关职能部门联合做好排水许可工作。三是明确各镇排水设施管理部门,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尽快开展排水执法工作。

  市有关职能部门根据法律规范开展排水执法工作。一是对擅自向排水设施排放污水、破坏排水设施、不按照规范运营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的主体开展执法工作。二是对不主动申领排水许可证的排水户下达书面告知函,要求在规定期限内规范排水并申领排水许可证。三是严厉打击违反排水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审批内容排放污水的行为。

  (三)提升排水管理和执法人员专业水平

  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加强对关于城镇排水管理法律标准的深入学习,定期进行正规、专业的培训,提高执法效率。

  (四)形成依法排水的良好社会氛围。

  通过对排水管理法律法规、排水设施运营相关信息的宣传,提高居民规范排水、爱护排水设施的意识,不擅自改动和接驳管线,不倾倒污水至雨水篦子、雨水井,不丢弃垃圾和废渣等至排水管。对执法案例进行宣传,对违法排水的排水户起到震慑作用。

提案者: 陶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