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座城市来说,经济是基础,交通是命脉。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路的建设,只有交通便利才能够将地方经济的特色输送到更广阔的市场。对于市民来说,交通设施是出行的必备条件,日常上下班、接送孩子、旅游等都离不开小汽车的使用。其次,东莞作为制造业名城,原材料、配件、成品的运输通通都需要以公路运输为基础,再加上近年来物流和冷链行业逐渐趋向成熟,更需要完善的交通基础作为支撑。但目前,作为东莞的重要主干道,东部快速干线和环城路交通拥堵的现象越发频繁,长此以往,不但影响了市民的出行问题,更是影响了日后经济的发展。经了解,目前东部快速干线和环城路主要呈现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大中型货车数量多、行驶缓慢和占道行驶等问题造成交通堵塞。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干道沿线镇街的工厂投资日益增长,也促使了货运流通的需求不断增长,加之城区道路大多限制货车通行,东部快速干线和环城路等主干道便成了运输路上的必经之路。但由于环城路客货车不分道,大货车霸占左侧快车道的现象屡见不鲜,近七成以上的交通拥堵由货车故障造成的道路瘫痪和货车碰撞引起的车祸事件造成。这在造成行驶安全的同时,降低了道路通行效率,严重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即便是明显划分了大型车专线的东部快速干线,也因大中型货车不遵守规则行驶而出现同样的现象。
二是市民车辆数量增多造成交通堵塞。东部快速干线和环城路都是全线主路按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在开通之初,它们的确很好的解决了市民上下班、接送子女读书的日常需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市民用车需求增长,两条主干道在容纳车辆使用上显得紧张,一旦上下班高峰期或周六日,交通拥堵更是常态。目前我市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23万辆,东莞是制造业名城,梁书记明确提出,要坚持振兴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制造业,预计在20-30年间,我市汽车保有量不会减少。
三是货车超载现象严重,加之道路使用时长和车流量的增加,造成环城路路面不负重荷,特别是环城南路和环城西路路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坑槽、龟裂、网裂等现象,不仅降低了通行效率,更给过往的车辆带来行车安全隐患。
建 议:
为更好的发挥交通干线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坚持交通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是采取“上跨下穿”方式,对东莞主干道实行立体化改造。交通量的持续增加是造成交通拥堵状况的根本原因,原本已有的车道也难以满足未来的需求发展,因此,合理规划高架桥的建设是未来发展的必要趋势。利用高架桥,实现客货车分离,要求小汽车上高架桥行驶,货车在原道路行驶,这样立体化的分离,不但迎合了未来汽车使用量上升的趋势,更能减缓货车占道而带来的拥堵和事故问题。
二是对干道破损路面分段分期进行修复。环城路路面的破损长期以往,将会留下更大的隐患,立体化改造的同时也要保证原道路的畅通,修复路面刻不容缓。应结合干道的路面情况及各路段车流量的大小,分路段和分时期进行修复。同时,要严把技术关,认真落实修补技术规范,严格执行“划线、割缝、清底、摊铺、压实”等工艺要求,切实保障工程质量,避免刚修复又破损的现象。
三是在主干道入口加装测重装备,加大处罚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司机、车辆、道路运输企业和货运场所经营者一并进行相应处罚。加强对货物源头单位的监管,制止超限超载车辆出场,对涉及违法超限超载运输的货运源头单位严格依法倒查追责。
四是提高市民的交通法规意识。人是交通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市民交通法律法规意识的提高,直接影响了交通政策的实施。只有培养、教育市民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交通部门的工作,才能从源头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