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信通院预测,预计2020年至2025年,我国5G商用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出达10.6万亿元,间接拉动经济总产出约24.8万亿元。东莞是全国5G配套企业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属于5G核心模块企业有300多家,这批企业在5G产业链中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壁垒;在5G产业链中终端设备、5G产业模块、零配件和上下游配套企业涉及5000余家,集聚了大量具有活力和成长空间的中小企业。5G基站建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新基建领域将在后疫情时期爆发式增长,2020年是5G商用年,5G相关配套产业经历前期开发试样和试产阶段,正处于未来大批量生产的重要机遇窗口期。

  2020年4月科技部《关于深入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关键时期的重大战略需求。东莞因为较完备的5G产业链基础和良好的制造基础,5G产业将是东莞最有发展潜力和具有国际国内领先地位的产业,有助于快速实现创新型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抢占创新产业制高点。

  但在发展中我们仍面临不少挑战:1、企业分散在各个村镇工业园,大部分工业园厂房是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老旧厂房,已不适宜5G企业的规划空间;2、企业在我市各个镇街区域分散,上游企业协同无法形成合力,产业链中规模和产值不高的大量中小企业,得不到政府的支持,目前面临产能要倍增,却缺厂房、资金、人才和二手房东涨租风险;4、专项产业扶持政策仍没出台,但5G头部企业已成为其他城市的重点招商对象,他们提供优惠的土地和金融条件,对于这些企业选择搬迁或外地设厂具有很大吸引力。
建    议:
  1、以松山湖高新区和滨海湾新区为核心,高起点重点培育5G产业链创新型企业。建议两区瞄准世界先进技术,打造成为5G技术研发创新先导区。率先将5G应用于工业互联网、无人驾驶、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抓住滨海湾建设机遇,实现5G基础设施全覆盖,快速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实验场景。

  2、形成镇街5G创新产业带,合理布局5G产业链制造和服务企业。建议镇街规划更聚焦,梳理定位更清晰。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为基础,在临深片区,沿着现有的光电部件、光电器件向高端光电终端设备延伸打造光通信全产业链条、聚焦延伸5G通信行业;在大城区等服务业发达区域着力补齐我市工业互联网的短板,在5G时代建设全新的工业生态体系。

  3、以打造5G产业示范基地为载体,建设标准化的5G应用智慧园区。建议以华为刚发布的?未来智慧园区白皮书?为基础,按照“一个智慧园区,一个工业平台,一支产业基金,带动一条产业链企业成长”的标准,通过工业M0用地的产权分割和以租代售模式,降低企业租金和融资成本。

  4、以华为等大型龙头企业为引领,快速形成5G产业创新生态。建议根据5G产业交付时效性要求高的特点,引导社会资本和政府资金加大投资布局,以华为为圆心,在松山湖功能统筹区的周边形成不同圈层,分别建立以宏微基站、交换设备、服务器、光模块、接入设备等为主的5G网络基础设施垂直园区;以射频滤波器、手机、平板、车载系统、智能家居设备等为主的5G终端设备垂直园区;通过政策措施对于这些集聚区提供优惠条件,形成“研发+生产”合理、协调的功能布局。

  5、以集群创新发展为动力,在优势环节强心,缺失环节补链,推动产业链高端化。近期美国宣布“无限追溯”机制生效,技术封锁、技术脱钩等逆全球化趋势明显。我市与5G产业链相关的上游国产半导体装备企业极少,而且技术薄弱、进口依赖度高,在5G网络关键零部件环节,基站芯片、射频模块、天线等企业相对缺乏。建议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需求为牵引重点发力,大力推动和引进先导性产业和高端装备能够实现进口替代的企业大发展。


提案者: 民建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