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旗山城市公园地处市中心核心区域,一直是主城区和周边镇街市民日常休闲、游览、锻炼、社交,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近年,随着我市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和市民健康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公园规划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建成了由休闲道(绿道)环绕、登山道交错,包括旗峰景区、虎英景区、南侧休闲区等共6.92平方公里的城市公园。广大市民休闲娱乐和锻炼体验得到全面和高质量提升。

  然而,公园基础设施和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并没有完全杜绝园内意外事故的发生,特别是交通事故。据悉,近年公园内曾发生多起自行车骑行和平衡车碰撞跌倒意外事故,其中2012年和2016年各发生1起致死事故,其他事故致伤多人。深入分析,黄旗山城市公园容易产生交通事故,主要存在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原因。

  客观因素:

  (一)日常管理压力较大。公园日均游客量高达2.5至3万人,重要节假日进园人数更多,绿道上人流量较大。

  (二)绿道设置不够科学。公园绿道没有将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分开设置,甚至行人、犬只、自行车(平衡车、电动车等)共同使用并不宽敞的道路,大大增加事故发生率。同时,绿道依山而建,存在多处上下坡和急弯并存的路段,为骑行带来巨大安全隐患。

  主观因素:与日益增长的健康生活需要相比,市民的安全意识相对滞后,部分自行车骑手安全意识不足,或存侥幸心理高速骑行,或对园内绿道不熟悉,或对车辆制动保养不到位等。

  
建    议:
  建议

  为充分保障市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建议尽快限制自行车等轻便交通工具进入黄旗山城市公园,具体如下:

  (一)建议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根据《东莞市绿道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重新明确黄旗山城市公园内绿道为只允许步行的绿道,禁止自行车等轻便交通工具通行。同时,加快做好新版《东莞市城市公园管理办法》立法论证起草工作,广泛听取广大群众和各界人士意见建议。

  (二)建议公园管理处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和设施设备,做好公园精细化服务管理,化解客观不利因素造成的事故隐患。一是严格执行现行《东莞市公园管理办法》规定,按第三十六条要求,严格把控除老、幼、残障者专用非机动车外其他车辆进入园区。二是所有出入口增设出入限制设施,防止游人携带自行车、电动车、平衡车等轻便交通工具进园。三是扩大安全员队伍规模,加强岗位培训,提升出入口安保员和园内巡逻员的业务水平,及时劝阻游人携车入园。

  3. 建议市政府和东城街道逐步加大对公园的财政支持力度,监督公园管理处进一步完善服务管理制度,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园区管理服务水平,为市民打造安全舒适、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公园。

提案者: 汤革新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