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广东省未婚人数约2520万,其中东莞以“未婚人口291.04万人”排第三名(排名一、二名的分别是深圳、广州),目前已接近300万的势头。同时,依据2018年东莞市统计局发布东莞人口和就业情况,东莞常住人口为834万,其中仅211万是户籍人口,占比仅25%。

  由此来看,东莞近300万未婚青年中,外来务工人员未婚占比接近50%,适龄青年未婚问题已成为社会发展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很多人员能否长期留守东莞继续务工的痛点。对适龄未婚青年个人身心健康,企业人员稳定及社会和谐发展带来了沉重压力。经调查,东莞市适龄青年单身问题突出的原因分析如下:

  1、随着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原来很多女性用工多的电子厂、服装厂、鞋厂、玩具厂、纺织厂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外地,或产业升级智能替代,东莞整体女性用工减少,进一步加大了适龄男女比例失调,导致适龄未婚单身青年越来越多,尤其是单身男青年越来越多。

  2、网络越来越发达,人际关系的圈子却越来越小,涌现了大批的宅男宅女。据不完全调查统计,认识陌生异性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工作渠道(占45.52%),网络渠道只占12.36%,婚介机构低至0.8%。生活交友圈子越来小,几乎是单身最主要的原因。

  3、生活方式和婚姻观念的转变也是导致单身青年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年轻人每天除了上下班,有太多事情可做,吃饭唱歌、追剧看电影、小说微博、游戏短视频,业余活动丰富。同时,一些结婚必须买房、买车、巨额彩礼等传统旧观念,使得年轻人的婚姻成本增加,经济压力加大,也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结婚意愿较低。

  
建    议: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就提到“切实服务青年婚恋交友。支持开展健康的青年交友交流活动,重点做好大龄未婚青年等群体的婚姻服务工作”。

  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充分发挥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让更多外来务工青年能留在东莞,有家、有爱,继续服务东莞,为建设“湾区都市、品质生活”的大东莞留住更多年轻血液、消费源泉,建议由东莞市总工会、妇联等牵头,搭建东莞外来务工人员相亲平台及设立配套活动基金,具体操作建议如下:

  1、由市总工会、妇联等部门牵头当“红娘”,成立一个专门来莞务工人员免费的网络相亲交友平台。为确保信息的真实性,由各企业单位在网上进行注册,将企业单身男/女青年的个人信息情况如实填报,掌握本市单身男女青年的信息,牵线搭桥组织相亲交友。

  2、利用好市总工会“先锋号职工服务中心”、市妇联“妇女之家”等优秀平台,充分对接,强强联手,牵头组织职工现场见面式的相亲联谊活动。协调不同镇街,优势互补,如组织未婚青年女性比较多的街道与未婚男性多的镇街,或企业一对一联谊,创造更多的交友平台。

  3、建议每年选100对外来务工青年相亲成功的代表组织集体婚礼,除免费参加活动外,在廉租房、小孩上学等方面给予优惠,把该活动打造成我市关心、关爱外来莞青年的“新品牌、新亮点”,让更多的外来人员感受到东莞是一个有爱的城市,更愿意扎根东莞,奉献东莞。

  4、为了能确保以上活动能顺利开展,建议由市政府列支预算,成立相关的基金,给予资金支持,专款专用。除了支付相关活动的费用,对在解决来莞务工单身青年问题上表现突出的优秀单位及个人给予相应的考核奖励。

  

提案者: 汤革新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