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于2020年3月11日下发《关于加快公办中小学建设的实施意见》,发布东莞市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计划(2020-2022)。这是我市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又一项重大举措,是惠及全体市民及后世子孙的重要民生工程,为补齐我市基础教育短板作出重要贡献。
按照《实施意见》及行动计划要求,到2022年力争完成公办学校建设项目126年,增加学位15.68万个,其中义务教育增加学位12.74万个,高中阶段增加2.94万个。通过三年攻坚行动,扭转我市学位供给不足的被动局面。
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随之而来的是其他教育要素的跟进到位,其中与之配套的新增3000-4000名专职教师队伍的建立与人才引入,尤其是高起点、高素质的优秀教育人才的引进极为重要。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目前存在诸多困难,主要体现在:
(一)基础教育人才资源不足,尤其是优秀教育人才资源稀缺,全国各地对优秀教育人才的抢夺已近白热化,各种优才政策和优待措施层出不穷,竞争激烈。
(二)东莞市在珠三角地区的教育引才政策不占优。在深圳、广州等一线教育强市的挤压下,东莞长期处于教育的“洼地”,教育硬、软件资源和城市吸引力相对薄弱,教师的发展空间和福利待遇处于劣势,不利于吸引高端优秀教育人才。
(三)民办学校对公办学校优秀教师的争夺在加剧,公办学校优秀教师的留着率压力凸显。特别近几年来,少数民办学校在师资配备、福利待遇、激励政策等方面投入巨大,教育产出和教师收入大幅提升,对公办学校形成巨大压力,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
建 议:
为加快实现东莞市教育扩容提质三年行动计划,使这项民生福祉工程早投用,用的好,建议市委市政府早做谋划,进一步加大力度引进优秀基础教育人才,提前实施人才招揽计划,具体如下:
1、建议市政府成立教育扩容提质攻坚教师人才引入专门专构,对本次攻坚中教师人才的引入方案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实施细则,确保教师引入真正做到有品质,有高度,能落实。
2、对标深圳、广州市教育人才引入的优惠政策,制定出符合东莞特色的教育人才引入政策,出台优待教师、吸引域外教师的优惠政策,对名师、名校长制定额外政府资助政策,返聘域外已退休的特级教师、优秀校长担任教育顾问等措施。奋起直追,让东莞市成为大湾区教育新高地,富有竞争力。
3、建议市教育局牵头,市人力资源局配合,今年开始提前招收一批部属、省属重点师范类优秀毕业生,为未来三年储备和培养优秀后备教师人才,同时这支队伍将来也是实现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