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全国脱贫攻坚重要思想,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带领下,全社会在过去五年取得阶段性成果。伴随着生活品质提升,开始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国家层面相当重视并不断提出要大力扶持冷链行业发展的思想,加强冷链设施建设相关内容连续四年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2019年国家发布冷链相关政策超40项。
东莞市冷链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据估算,东莞现有冷库约35万吨,主要以服务农批的信立农批、江南市场,服务自身商业的嘉速冷链、华雪冷链,服务商贸大流通的增益冷链;据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广东肉类及肉制品进口贸易额达1300亿元,主要集中在广深,东莞直接进口冻品份额寥寥无几。东莞冷链产业规模仍未能满足市场需求,上规模冷链项目较少,冷链发展较为初级。我市近年来多方并举,成功创建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创建两岸冷链物流合作试点城市、创立东莞市冷链协会、东莞市六方供应链联盟等,取得一定成效,但效果不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以增益冷链、华雪冷链、嘉速物流、夏晖冷链为代表的大型冷库群,以集仓储、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大宗冷链模式运作;华雪冷链是服务美宜佳旗下门店的冷链配送;嘉速冷链服是务嘉荣超市旗下门店;夏晖是服务麦当劳旗下门店的企业;而服务商贸大流通的上规模公共仓只有增益冷链一家,目前已聚集阿里旗下盒马鲜生、腾讯领投的每日优鲜、正新鸡扒、深圳优合集团、深圳怡亚通等行业头部企业,但由于周边配套不完善,自身拥有的连片土地规模不足,难以形成大型冻品交易集聚区、难以开展大宗贸易业务。
2、以盒马鲜生、每日优鲜、沃尔玛、永辉食品为代表的零售企业,近年纷纷进驻东莞,但受限于多方因素导致企业未能把总部落户东莞。
3、以信立农批、江南农批为代表的传统农批市场型商铺配套小冷库模式运作,在传统的小批量零售方面发力不足,难以满足新零售电商平台的需求。
4、以稻香、钱大妈、鸿骏膳食集团为代表的团餐冷链自营模式运作,但冷库自用面积不大,社会效应有限。
建 议:
有鉴于东莞冷链市场存在的问题,建议如下:
依托东莞在大湾区的核心区位,选择已形成大流通的沙田镇,打造全球冷链交易企业总部,吸引大湾区冷冻食品各头部企业入驻,整合冷链上下游企业,清关、报关企业,冷链物流运输企业,供应链金融平台企业、保理企业,特别是食品贸易企业,把冷冻食品的交易数据及上下游产业链相关的数据留在东莞,借助自然形成的冷链集聚效应,打造冷冻冷藏食品交易平台。需解决以下问题:
1、冷链总部基地选址及用地规模问题(建议用地规模在80亩以上,连片发展预留100至200亩发展空间);
2、推进国际贸易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建设进口肉类、水产品海关指定查验场,享受相关贸易优惠政策;
3、开展冷藏冷冻食品相关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建设,解决冷链上下游企业融资问题,争取银行支持及政府贴息扶持;
4、扶持立足民生为主的冷链总部企业落户大湾区,享受税收或其他优惠扶持政策;
5、加大扶持已形成一定规模、具有商贸大流通特点的本土冷链项目,使东莞上规模冷链项目在大湾区冷链流通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总结:国家和地方的大力支持,对冷链物流及冷链相关产业的发展将重大的指导意义,促进冷链上下游企业抱团合作,相互促进发展。冷链行业属于重要的民生工程,需抢占机遇,率先突围,在已自然形成冷链物流基础的东莞,利用冷链优势打造冷链总部交易基地,同时重点扶植上规模冷链项目,在稳物价、保民生的前提下,把食品流通的交易环节的产业链在东莞形成规模效益的话,于东莞民生有利,于东莞经济建设有利,于品质东莞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