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道路是奠定智慧城市的骨架体系,立足于道路及路网的整体智慧化,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以多功能杆为载体,面向道路交通控制、交通执法、交通监控、交通信息服务、智能驾驶、社会治安、城市管理、市政管理、5G建设等应用,实现道路的多杆合一、多箱合一、多网融合、数据融合、应用融合,提升道路的通行效率、承载能力,提升城市竞争能力,最终带动和促进城市产业发展。
当前,东莞正处于围绕“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提升城市品质和建设交通强市的起始时期,也面临东莞加大5G基础设施建设的产业发展需求。因此,智慧道路建设势在必行!
一、实施背景: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提出,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级,实现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城市智慧管理,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要求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加速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 2020年3月4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大大加快智慧城市、智慧道路等项目更加容易落地。
2020年2月,《东莞市交通发展白皮书》对未来10年东莞交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行动做了明确规划。2020年3月,《东莞市智慧灯杆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试行)》出台。
二、周边城市智慧道路建设推广情况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广州市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包括加快“智杆”、“智车”、“智品”、“智园”、“智区”、“智链”,构建创新型智慧城市。佛山市政府印发实施《佛山市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佛山将累计建成5G基站3万个、推动5G用户达到1000万、建成数据中心9个、培育工业互联平台9家。
建 议:
(一)智慧道路建设应按照“试点先行,全面建设”的两个阶段实施:产业带动试点以华为和步步高系两大产业集群所在的松山湖及滨海湾新区为示范应用区域,通过建设智慧道路来搭建5G应用场景,大大促进相关企业的产业发展;商业应用试点则以市中心区主要路网,高标准建设智慧道路示范应用,实施道路基础设施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构建智慧道路总体框架;实现智慧照明、智慧城管、智慧交通、5G建设等综合应用,为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及5G商用提供应用环境。
(二)智慧道路建设应按照“基础先行、急用先行、逐步丰富、互联互通”的原则分步建设,在道路新建或改建的时候,要按照智慧道路的标准进行总体设计和规划,首先建设综合管网、多功能杆、供电、通讯网络及具有边缘计算及数据储存功能的交通控制服务器等基础设施,逐步建设 5G基站、智慧城市传感设备、智能交通设备等功能模块,在已构建的智慧道路平台框架基础上,实施车路协同、智慧市政、资产管理等应用,逐渐丰富平台和智慧应用拓展,推进智慧道路平台与各个局委办平台的互联互通,建设节约型和资源友好型社会。
(三)智慧道路建设模式基于“政府主导、资产可控、数据安全共享”的原则,积极引进社会投资建设,加快智慧道路建设,有助于城市品质和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培育新兴产业、促进社会就业;有助于建设面向未来的城市发展布局,打造城市创新精神及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