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持续蔓延,造成的危害性举世震惊。从疫情暴露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人们应对传染病知识的缺乏,值得政府职能部门和专业机构去正视和研究,也促使我们做出更多地深刻地反思,该如何加强公共卫生宣传教育,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市民的健康素养。

  因此,从基层市民开始,普及公共卫生常识及防疫意识,让市民成为防疫体系的守卫者,以避免今后再出现破坏力巨大的传染病流行迫在眉睫。
建    议:
  为此,建议:

  一、加强公共卫生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开展新冠肺炎的防治知识及公共卫生主题宣传。比如,收集新冠肺炎病毒的相关知识与有效的防控方法,印制知识宣传手册,派发给市民,让市民对病毒有一个科学的、系统的了解和认识,丰富公共卫生知识储备,提升应对疫情的能力,积极自觉地改善生活中的卫生习惯。

  二、防止病从口入,倡导聚餐中推广使用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聚餐时,不使用公筷很容易造成许多的卫生问题,导致细菌或病毒互相传播,造成疾病的相互传染。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一次提醒我们,推广使用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应成为一种共识,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当然,使用公筷也离不开餐厅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在推广和实践中,酒店、餐馆、单位食堂等餐饮场所应在醒目位置张贴“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的宣传标识,主动提供公筷,并在就餐场所提醒人们使用公筷。形成使用公筷、公勺等餐具的健康、卫生、文明的良好氛围和习惯。

  三、在中小学的常识课里增加公共卫生的知识内容,开展传染病防治、食品安全知识、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健康教育。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让学生从小就能及时正确地建立健康意识,掌握健康技能,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和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四、定期举办以公共卫生为主题的知识竞赛及绘画比赛,加强市民对“公共卫生”的理解。可以由大学的医学院、社区、医院、卫生防疫部门等来组织举办这些活动,形象生动、深入人心地科普卫生知识。通过学校、社区、医院举办新冠病毒肺炎防控知识竞赛,提高市民对疫情的认知。

  五、各级疾控机构可通过电视台、电台举办公共卫生专题节目,投放相应的公益广告;也可以通过报刊、网络、手机APP等每日推送一些与公共卫生有关的小知识;还可以通过学校、社区、居委会用图文并茂的卫生墙报、宣传橱窗、小区宣传栏等方式,来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咨询活动,养成人人讲卫生、讲道德、讲公道的良好健康文明生活习惯。


提案者: 陈丽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