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东莞的市域社会治理能力进行了一次全方位检验,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迎住了挑战,稳住了局面。但同时要看到,在全球疫情形势持续蔓延,经济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国际形势不能掌控的大背景下,东莞经济社会面的管控仍存在较大的风险。因疫情引发的如劳资纠纷、租赁纠纷、物业纠纷、贸易合同纠纷等基层社会矛盾,已逐步显现,如何及时排查化解基层矛盾隐患亟需思考解决。?同时我们不仅要关注纠纷的化解途径和体系,更应关注纠纷更深层次的源头治理问题,以实现“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而这些,恰恰也是新时代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诉源治理,是以“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为核心的治理新实践。对于纠纷,其解决的一般规律是越往后端风险越多、难度越大、程序越繁、成本越高。诉源治理正是基于此考虑,立足于预防层面,强调社会纠纷的源头治理,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社会纠纷的发生,使纠纷止于未发、止于萌芽,同时旨在构筑多元化、立体式的纠纷化解体系,促进业已形成的纠纷当事人优先选择诉讼外的和解、人民调解、仲裁等其他非诉纠纷解决方式,从而低成本、高效率地化解纠纷,避免已出现的纠纷最终形成诉讼而增加当事人诉累。故,以预防和解决纠纷为主要职能的基层司法,要逐渐担负起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的功能,并以此来推动诉源治理实践。
建    议:
  一、强化隐患排查,建立健全信息共建共享机制。
  坚持关口前移、加强风险防控,是处置矛盾纠纷的重要保障。要及时排查隐患、苗头,提前预判和介入社会矛盾纠纷,力争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发现得了、防控得住”。依托现有智网工程平台,打造市、镇街、村居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充分打通数据互联互通,整合网格员、基层派出所、人民法庭、检察室、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综治力量,及时做好收集信息、研判形势、解决诉求、化解风险等工作。
  二、强化诉源治理,大力推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要突出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前期处置,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一是夯实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推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与基层网格融合,健全调解组织的组织架构,织密生活调解服务网、治安调解服务网,推动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多维度打造个人调解室。二是理顺调解工作机制,提升调解平台品质,充实调解员库,完善人民调解激励制度,激活人民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动力。三是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的调解体系,完善诉调对接机制,打造联合调处、多元化解的矛盾解决工作模式,实现“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三、强化基层自治,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
  一是大力推进小区业主委员会、乡村居民自治协会建设,努力实现居民自治组织全覆盖,着力健全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社区治理体系。完善内容涵盖家庭生活、邻里关系、村风民俗、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村规民约、社区公约,推动群众自治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大力培育发展公益型、服务型、专业型社会组织,积极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广阔空间。大力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建立健全激励补偿机制,让更多的社会服务事项交给市场、交给社会,既降低社会治理成本,又让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释放大能量。三是要激发志愿者组织工作活力。大力倡导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培育志愿服务组织,采取网上网下多种方式,开展社会治理宣传、心理疏导、法律咨询、健康指导、矛盾调处、防控巡逻等活动,最大限度激发志愿组织工作活力。
  

提案者: 李瑞峰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