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东莞正面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我市建设省改革创新实验区“三区”叠加重大机遇。松山湖作为全国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把握“三区”叠加的历史机遇。除了大力发展高新产业,加强与其他湾区城市在经济和交通等方面深度合作交流和对接外,还需要加强松山湖片区内部合作联系,发挥自身辐射作用,统筹片区联动协调发展。而加快松山湖与其他湾区城市和片区内镇街的轨道交通建设,不但有助于松山湖在交通方面与其他湾区城市对接,而且有助于紧密片区内各镇街的联系,促进产业转移,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石排作为东莞次发达镇和松山湖片区中的一员,更希望通过轨道交通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承接松山湖的产业转移,把石排打造成为松山湖的后花园,实现后来居上。因此,石排对轨道交通的需求很迫切,尤其对加快建设石排到松山湖的轨道交通更为迫切。

  根据《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35)》文件精神,虽然目前在石排到松山湖的轨道交通规划上规划了勤普线5号线,但按照目前轨道交通的建设速度,显然不能满足石排和松山湖发展的需求,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石排到松山湖的轨道交通的建设。而加快石排到松山湖的轨道交通建设有两方面意义:

  一是有利于加强深莞惠的合作交流。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纵深推进,深莞惠的合作交流越来越紧密。石排镇毗邻惠州市重镇园洲镇,加上从莞高速已正式全线贯通,使石排在连接东莞、惠州和松山湖有着明显的优势。加快推进石排到松山湖的轨道交通建设,能更好地促进东莞、惠州、松山湖和深圳的联系,对强化深莞惠的合作交流有着重要意义。

  二是能更好地承接松山湖产业转移和互补发展。随着入驻松山湖的企业不断增多,企业员工的不断增加,对松山湖土地和服务配套需求不断加大,使其在土地、人口和配套服务等方面的压力不断上升。因此,松山湖选择性地向外转移一些较为低端的产业和相关配套服务已成为趋势。目前,松山湖片区中,石排拥有较多的土地资源和旅游文化资源,在承接松山湖的转移产业和服务配套方面有着天然优势。而加快和完善石排到松山湖的轨道交通建设,不仅能使石排更好地承接松山湖的产业和服务配套转移,减轻松山湖在土地、人口和服务配套方面的压力,与松山湖互补发展,而且对作为次发达镇的石排的经济提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建    议:
  加快推进石排到松山湖的轨道交通建设,尽快敲定具体建设方案,并分步推动开工建设,为石排和松山湖的经济发展提速服务,为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服务。

提案者: 石排镇政协小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