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是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
调研发现。全市急、难、险、重事故应急救援任务日趋加重。一是市场主体点多面广,且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有待加强。我市整体市场主体量大面广、类型多样,加之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安全生产认识不到位、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基础差、事故隐患多、应急救援任务重。二是整体气候变化导致事故发生概率上升。近年,由于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多发易发,次生衍生灾害突发性和危害性加大,对自然灾害和次生灾害的应对能力需求增加。
目前我市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应急能力有待加强,主要表现为:一是应急救援专业力量不足。目前,村(社区)专职安全员、消防员队伍负责村(社区)的应急救援工作,但村(社区)专职救援队存在临时配备、简单拼凑的问题,作用发挥比较有限。二是应急专业救援力量行业覆盖面窄。除部分燃气、天然气经营企业组建少量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许多危险化学品、易制毒生产经营企业大多未建立相应救援队。 三是应急救援力量协同配合不够到位。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分属不同部门,各支救援力量一体规范建设不到位、联动协同配合不紧密。
建 议:
一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设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综合性救援力量。建立地区警务区治安巡查员、网格员、专职安全员等为主体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产业园区联合应急救援队和规上企业专门应急救援队等,形成多个类别、不同层次的救援队伍。
二是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加大先进适用装备的配备力度,提高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能力,提高规范化执法水平。加快推动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
三是建立健全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调查评估制度,对玩忽职守造成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的,依纪依法追究当事方的责任。要发挥好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根据职责分工承担各自责任,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形成整体合力。
四是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加强对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排查,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加强应急预案管理,落实各环节责任和措施。实施精准治理,预警发布要精准,抢险救援要精准,恢复重建要精准,监管执法要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