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研了解,由于改革开放早期我市各地加工产业园区迅速萌芽,遍地开花,经过多年发展,现时市内许多工业园区都呈现老、旧、乱等现象。以常平镇为例,农村集资建设的厂房绝大部分为建于2005年以前,容积率为1.0,总面积约540万平方米,入驻的企业年税收低于6万元人民币/亩。该类型厂房由于老旧、容积率低、厂房宿舍比例、楼体承重、升级改造成本高等原因,难以承接优质项目。

  根据《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东府〔2019〕1号):加快推进镇(街)村(社区)工业园改造提升。鼓励各镇街(园区)通过依法回收、承租改造、政府回购、股份合作、空间置换等方式,对镇(街)村(社区)老旧低效工业园(以下简称“镇村工业园”)进行集中统筹、连片改造。鼓励镇街(园区)设立专项补助资金,或实施改造后税收奖励,对符合条件的村(社区)工业园在改造期内减收的租金和土地使用补偿款进行统筹解决。支持镇街(园区)主导镇村工业园“工改工”项目,允许适当放宽面积条件;支持75亩以上的镇村工业园“工改工”项目,将竣工验收后五年内入驻企业形成的税收市财政留成部分,全额补助给改造主体;支持150亩以上的镇村工业园申报市镇联合招商基地,自竣工验收后三年内入驻企业形成的税收市财政留成部分,再提取30%奖励给该基地所属镇街(园区)的文件精神。

  
建    议:
  针对上述情况,建议全市及相关部门要制定有关工作方案,通过引进优质项目,升级改造老旧厂房,拓展优化发展空间,助推我镇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招商引资政策、方法、环境、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并以引进项目为契机,使招商引资与盘活老旧厂房对接起来,针对具备条件的老旧厂房,逐一分析潜在优势及招商方向,实现“引凤筑巢”。

  二是统筹成立集体厂房改造基金。由各镇街政府主导,联合村、金融机构等,统筹成立集体厂房改造基金(简称:基金)。按照优质项目需求,使用基金升级改造集体老旧厂房,待项目投产产生税收后,镇政府将税收返还到村,再由村把税收返还到基金,以进一步充实基金,更好地拓展优化发展空间。

  三是与时俱进,提前谋划部署升级转型项目,例如在进行升级老旧厂房改造的同时,提前布局5G产业,有针对性地引入5G产业上下游企业,打造新形势下5G产业链,为未能相关行业升级奠定良好的配套基础。

  

提案者: 常平镇政协小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