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下,我市的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些企业生产经营艰难,一些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而品牌企业则显示了较强的抗击打能力和生命力,因而加快品牌价值评价工作已成为实现经济恢复性增长的迫切要求,并能发挥以点带面,激活市场的作用。为此,要化危为机,把握优胜劣汰的规律,集中资源配置,为东莞制造注入核心源动力,增强企业品牌的竞争力,实现品牌带动战略,达到稳收入保运转的目的。值得欣喜的是,我市在去年启动了品牌价值评价工作并制定了实施办法和工作计划,按照“系统规划、梯次推进”的步骤,通过“三个引导、三个支撑”,实现“三个提升”,力求把我市的品牌做大做强,加快提升我市的经济发展质量。但在品牌价值评价的具体工作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缺少相关政策及资金的支持。2019年,我市出台了《东莞市商标品牌战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通知中针对国际商标注册项目、国内商标注册项目、区域品牌示范区建设项目、中国驰名商标项目和中国商标金奖项目都有资金资助的措施和办法,但唯独对最重要最基础的品牌培育、品牌认证及品牌价值评价工作没有任何体现。基础工作政策资金保障的缺失,势必影响品牌实施战略。二是相关工作落实有待增速提质。 三是此项工作涉及的多个部门尚未形成合力,品牌带动战略的实施滞后于形势的发展。


建    议:
  一、 尽快完善品牌价值评价工作的相关政策。

  根据复工复产经济形势的迫切需要,尽快在《东莞市商标战略资金管理办法》中增补东莞品牌价值评价相关工作资金资助内容,或在配套文件中予以明确,以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据了解,近期广州市黄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征求《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质量强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意见的公告,鼓励并资助企业品牌认证,引领企业品牌提升,获得高附加值,助力复工复产经济发展。而山东、上海、深圳、等省城市对该项工作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

  二、 尽快找准推进品牌价值评价工作的切入点。

  1. 发布我市首部《东莞品牌建设调研白皮书》,为我市品牌建设发展和相关品牌扶持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夯实品牌建设带动体系的基础。选择部分镇街具有典型特征的品牌企业进行调研,深入了解我市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企业的品牌建设成绩、面临问题和挑战,收集企业对品牌建设行业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的意见和建议, 并于年内发布 《东莞品牌建设调研白皮书》 。

  2.启动“东莞百名首席品牌官”培训工作。

  首席品牌官是现代品牌企业必备管理人才,一般由企业创始人或企业高级副总经理亲自兼任,是企业品牌建设的主要推动者。为确保我市品牌建设的有效落实,由我市具备相关资质的社会组织和国内著名品牌培训机构合作,首批选择200家东莞代表型企业的创始人或者品牌管理总经理进行品牌管理培训。 对象企业为我市“五大支柱产业”“四大特色产业”和服务业企业。

  3.开展品牌相关的认证工作

  企业品牌建设离不开质量、企业管理及其市场声誉。企业及其产品认证是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企业管理及其市场声誉的法律法规标识,是品牌价值评价的主要要素和前提。引导企业自主开展和完善企业产品质量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经营业绩评价、社会责任认证、商业品牌星级认证、企业创新与技术能力资质认证等系列认证服务,为提高企业品牌价值奠定基础。

  三、尽快建立品牌价值评价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品牌价值评价工作涉及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监督局等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定规则,明确责任,形成合力,扎实推进我市的品牌建设工作见成效。

  

提案者: 蒋淑军,袁旭培,游扬,向帅兵,邵来文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