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河流是城市的命脉,良好的水资源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有力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密集增长,水环境污染问题凸显,流经工业和人口密集区域的石马河、茅洲河也不例外,成为水环境污染的重灾区,严重制约了流域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品质东莞建设格格不入。

  2015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同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各地迅速打响了水污染治理攻坚战。近年来,在深莞惠三地的协同努力下,石马河、茅洲河沿线的水生态环境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改善,茅洲河深圳段已稳定达到Ⅴ类标准。我市也先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治污,但由于我市在两条流域治理方面仍存在规划不够完善、截污不够彻底、直排偷排现象未能杜绝等原因,目前两条河流在我市流域及界河的断面水质仍然是劣Ⅴ类或者是不能稳定达到Ⅴ类标准。我市要实现《实施方案》中规定的“到2020年,珠三角区域消除劣V类”的指标要求,就必须尽快解决石马河、茅洲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的老大难问题。

  
建    议:
  一、进一步完善截污治水规划,截污治污要精要准

  按照《实施方案》中“石马河、茅洲河流域内城镇于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的要求,建议我市在进一步全面摸清污水和排污口分布状况的基础上,对于目前截污规划不能收集到污水或者污水收集不全的地方,尽快完善规划方案,力求截污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对于一时不能截污或者不方便截污的地方,要有补充规划和治理方案,做到污染源头清楚、截污精准、治污科学、方法得当。

  二、进一步强化细化截污治污的监督管理机制,落实责任要实要细

  建议参照“河长制”的管理办法,对两条河流流域实行截污治污“格长制”的网格化精细管理。至于网格的大小,可根据各镇街和河流的实际情况,由环保部门和各镇街共同商定,目的是方便落实责任,不留死角。同时,可借鉴深圳的经验,发动志愿者当“民间河长”“民间格长”,一旦发现河流污染隐患,直接向河长、格长反映,尽快解决问题。同时要尽快建立健全“格长”网格截污治污考核机制,对每个网格实施进度考核,逐个抓落实。只要每个网格都做好了,整个流域的截污治污就完成了。每个网格的目标任务完成之日,就是流域整体治理成功之时。在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的基础上,加以清淤、固堤等综合整治措施,消除劣V类指日可待。

  三、进一步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执法力度,惩治违法要快要狠

  建议环保部门一是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让企业的违法成本远远高于守法成本,有效遏制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企业和公民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人心,让“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付之行动;三是进一步提高公民的环境权利意识,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扩大“有奖举报”的奖励范围,让更多人积极行动起来,依法行使参与权和监督权,共同捍卫地球家园。

  四、进一步提升流域生态系统治理的品味,修复过程要建园造境

  河流的治理不但要解决水质的修复和稳定达标,更要从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度,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治理的品味。建议在河道清淤、坚固河堤的基础上,在河堤周边、河流两岸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一些湿地公园、景观绿道、休闲驿站等,让石马河、茅洲河成为我市的绿色长廊,为品质东莞添光增彩。

  

提案者: 民盟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