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战略纲要》)。《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全国行政村4G覆盖率超过98%,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明显提升。到202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乡村4G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到203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城乡“数字鸿沟”大幅缩小,农民数字化素养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数字乡村。
围绕战略目标,《战略纲要》详细部署了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等十项重点任务。将大大加快推动农村地区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建设。推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乡村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一环,数字技术将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推进农村新型发展方式转变。
一、当前东莞市数字乡村建设概况及遇到的问题
2019年5月20日,广东省科技厅依托广东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信息服务平台“三农直通车”的三农信息资源库,将涵盖乡村基础设施、农村经济、特色产业、人口卫生、文化教育、基层组织等多个方面的信息数据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建立起覆盖全省、连接省、市、县、乡、村的“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目前显示该平台正在改版中,应用效果未能评估。
东莞市数字乡村、乡村振兴建设现状:
1、财政重点投入在农村环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美丽幸福村建设方面,重点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环境品质。
2、数字经济产业基础薄弱,城乡差距大。城区在电网、交通、能源、生活服务、教育、医疗等方面智能化程度较高,乡村的基础设施硬件条件不足,更新换代节奏慢,与城区的信息化融合程度较低。
3、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专业技术型人才缺失。
4、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搭建不全,互联网与特色农业融合程度较低。
建 议:
二、东莞加快建设数字乡村的建议
1、完善顶层设计。加快出台东莞数字乡村建设方面的政策,营造浓厚的数字乡村建设氛围,引导企业民众积极参与数字乡村建设。
2、先试先行探索。允许一定数量的行政村开展数字乡村先试先行建设,为全市推广积累经验。
3、搭建东莞数字乡村平台。实现东莞乡村在基础设施、安全治理、村容村貌、垃圾污水处理、交通出行、车辆管控、工商业等方面的数字融合,智慧管理。
4、构建5G+数字乡村建设标准。充分借助东莞在基站系统、网络架构、能源支撑、5G终端和5G应用等方面已形成的产业链优势,探索构建5G+数字乡村建设标准,为全省甚至全国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样板。
5、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利用好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补贴政策,引导和鼓励农村劳动力参加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提案者: 何思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