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东莞迅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为抗击疫情,东莞政府采取了强而有力的应对措施,有效的抑制了疫情的发展。疫情防控工作中,对民众的科普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广泛普及科学防护知识,能够增强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提升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群众正确理性看待疫情,消除恐慌心理,克服焦虑情绪,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更好更快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科普工作质量,增加群众和社会急需的科学知识供给。
建    议:
  1.需要有效的提高科学知识的供给,提高疫情防控科普知识的权威性。现时防控知识来源多、数量大、传播广、普及快,容易导致信息的多样性,民众容易接收到错误的、不科学的防疫知识。需要校对好疫情防控的相关信息,发挥权威科学家作用,及时的校正错误的知识。

  2.需要不断创新传播的手段,利用好权威的传播渠道,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年龄段群众的特点,需要开展线上与线下的方式进行科普,受众需要更加广。例如,有效果的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新媒体进行宣传,还需要线下依托社区志愿者、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向群众科普。防疫科普宣传需要具有持续性,不能由于疫情的好转而放松对疫情防控知识的科普,确保“科普不掉线”。

  3.防疫科普需从学校做起,建议在课堂中增加传染病及疫情防控相关知识教授。例如,增加现有各类传染病的介绍、案例等内容。通过对传染病的形成原因和世界各地重大疫情案例的介绍,使青少年了解传染病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增加疫情期间如何科学做好防控工作的相关知识内容。通过课堂学习使青少年了解包括口罩的正确佩戴、卫生消毒、即时漱口、疫情期间远离人群、自我隔离等防控措施,使青少年懂得如何在疫情发生时积极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课堂中播放传染病科学影片、带领学生参观相关卫生基础设施、加强日常卫生教育指导等方式,通过生动有趣的课程设置来提升青少年对相关科学知识的兴趣。


提案者: 团市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