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及世界190多个国家的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由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受此次疫情的影响,以服装、家具、玩具等为代表的制造业所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巨大的生存压力,直面停摆危机。

  为有效解决我市部分企业现实困难和突出问题,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助企撑企15条”、“优化服务15条”,等助企撑企政策。3月27日再度出台《关于进一步拉动消费复苏 强化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扶持的实施办法》,促进消费复苏回补和潜力释放。但是对于因受疫情影响冲击较大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涉外的中小制造企业,遇到的实质困难仍需政府给予更宽松的政策扶持,以保障我市制造业的稳定、复苏并快速向高质量发展。

  
建    议:
  一、给予我市中小企业各类缓缴费用更宽松的补缴政策。

  比如:“对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的企业,延期至疫情解除后3个月内缴费,”该政策在疫情期间能有效解决困难企业的资金压力。

  建议允许中小企业尤其制造业在2020年度内根据自身的资金情况灵活安排,避免企业因疫情刚解除不久,复工复产正在进行时,短期内补缴欠费,则是双倍开支,无形中增加企业复工复产的资金压力。

  二、给予中小制造企业更多减税降费的空间,以保障制造业产业链的生存与健康发展,捍卫我市“世界工厂”地位。

  在实施普惠性政策下加大力度对制造业的诸如残疾人保障金、工会经费、各类租金、融资等方面更大的扶持,以保障制造业企业能“重启”并逐步正常经营运作。

  三、设立中小制造企业疫情救助基金和担保基金予以定向支持。

  虽然部分中小企业已享受到了政府部门出台的续贷、利息下调、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但这部分企业,更多的还是属于银行本身相对优质中小企业客户群。而针对近两三年能存续经营、正常缴税的中小制造企业,因缺少抵押担保物,无法获得贷款支持,更需要得到政府金融政策倾斜及相应救助。

  四、支持制造企业保市场保订单,引导企业拓展国内市场,探索“出口转内销”的经营模式。

  制造业是东莞立市之本和发展之基。4月10日,我市召开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大会,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千方百计支持企业共渡难关。尤其涉外的中小制造企业,支持制造企业保市场保订单,积极引导企业拓展国内业务市场,鼓励企业探索“出口转内销”的经营模式,是保障我市制造业处于行业领先的有效途径。对于外贸工厂拓展内销的企业,除了提供顾问服务外,亦可考虑成立配对基金,对企业的新增招聘、在国内的市场推广和产品研发给予补贴,定向给予注册资本规模较小的中小企,并设置每个企业申请上限。

  五、建议多渠道提振消费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向好发展。

  受到疫情影响,广大市民的消费需求被长期压抑状态,目前随着疫情形势趋好,市民的消费需求正逐步增强。4月17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启动主题为:新希望?新消费?新生活 2020“乐购活动”,以促进消费市场复苏。

  1、参考他市的有效措施号召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有针对性的自费到当地标志性商业中心进行消费,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促进当地消费市场的复苏。

  2、进一步加大舆论引导,聚焦中小微企业的同时,对拥有众多中小微企业的大型商业中心进行适度的正面宣传推广,提升市民的消费信心。

  3、加大整合当地商业资源,因地制宜,组织各龙头企业组成一个商业联合体,凝聚一批本地商业中心、商户、业主等,制定一套有效促进消费的奖励措施。通过组织举办各类大型购物节,持续深入的将“乐购东莞”打造成我市消费名牌。刺激我市各地消费经济的增长,促进消费经济全链条的全面复苏。

  4、参考香港地区的做法向18岁或以上东莞户籍居民,每人派发若干元消费金,鼓励及带动本地消费,另一方面舒缓市民的经济压力。


提案者: 梁毓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