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人才这个重要资源!“十三五”是广东经济建设的重要窗口期,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入践行十九大精神,针对性的制订了一系列人才文件。
在更为激烈的人才竞争中,东莞人才引进优势却并不突出,导致人才引进工作难度加大甚至出现已有人才流失的现象。目前,东莞人才引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一、观念相对落后,对人才重视不够。
改革开放以后,东莞依靠政策优势和地缘优势,选择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道路,创造了东莞辉煌,造就了东莞奇迹,这其中,政策、土地和廉价的劳动力要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非知识、技术、资本,未真正发挥人才的作用,对人才的重视还不够。
二、人才工作缺乏定位,可操作性不强。
纵观东莞的情况,我们的人才工作发展定位较为模糊,出台的一系列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流动、仲裁和人事代理等方面的人才政策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人才政策力度还不够大,效果还不够明显,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重物质吸引,轻精神认同。
东莞给外人的感觉只是一个物质富裕而文化贫瘠,物质生活比较丰富而精神文化生活比较枯燥的地方,有人戏称东莞是一个“除了有钱,什么都没有的地方”,东莞出台的一些人才引进政策,大部分都是与物质相关,而缺乏对东莞城市品位的打造、城市精神的提炼、城市文化的构建。
四、主动出击的少,被动接受的多。
东莞大部分是等人上门,而根据自己的需求到一些人才集中的地区和高校去招聘的却很少,虽然市人事部门通过人才市场组织企业“走出去”,但这些活动并非常态而是临时的,如果我们不主动出击,而是被动接受,那么我们就很难引进到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因为这些人才都是各地争抢的对象。
一、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念,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
东莞应牢固树立人才是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在全市营造重才惜才、爱才护才的人文环境,倡导一种“爱护人才就是促进发展,浪费人才就是妨碍发展,刁难人才就是破坏发展”的理念。美国用100年时间建成高度发达国家,深圳仅用20多年就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广泛引进人才。
二、明确人才工作发展定位,制定系统配套政策。
东莞应该把人才工作发展定位为“创新人才家园”,制定一套系统性好、可操作性强的创新人才管理政策,及对应实施办法、措施等,美国硅谷在吸引高科技人才方面做了大致7方面的工作:建立游戏规则,提升知识密集度,加强员工素质,营造鼓励冒险和宽容失败的氛围等,东莞应借鉴硅谷经验,利用2-3点创造培育出吸引创新人才的东莞优势。
三、大力提升城市形象,增强人才吸引力。
(1)东莞应广泛运用国内外各种媒体来加强城市发展和宣传,东莞介于广深之间,是珠三角的人才洼地,应让国内外人才都了解东莞的城市定位,尤其是有志于创新创业的人才。
(2)东莞可以用“有梦想来东莞!”或“实现梦想之都!”来宣传自己,把东莞建设成创新创业机会多、生活成本低、管理有序、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新城。
四、三顾茅庐,主动出击。
(1)根据东莞产业结构特点,每年出台自己的人才需求计划及相应的1-2部备选方案,采用人盯人的战术和三顾茅庐的精神,主管领导主动出击。
(2)每4-6个月,应组织用人单位到国内外知名高校(985、双一流、常春藤、罗素集团),以及人才聚集地进行招聘。
(3)打感情牌,应用真诚、热情感动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东莞对人才的重视。
提案者: 民革市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