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超“开胸验肺案”催生了《职业病防治法》的修订,杨文案催生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在医疗卫生和健康促进方面,人民群众对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政府投入很多,社会力量也积极参与,但问题很多,须创新思路,进一步深化改革。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主要由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力量举办医疗卫生机构的最好切入点之一就是集中力量建设非营利性第三方医学卫生检验检测机构。

  第三方卫生检验机构是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于公办之外的从事检测的机构,主要包括医学检验、公共卫生检验检测、职业卫生检测机构,以专业性和公信力为核心价值。

  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出生缺陷”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卫生课题,三级防控是降低出生缺陷的重要手段,东莞是以中青年为主的人口密集型城市,在妇幼健康和控制出生缺陷工作中面临很多挑战。

  二、东莞市医院检验科室现状

  1.东莞市下辖各镇街医疗发展不平衡,基层医疗机构人才流失严重,各医院医疗水平参差不齐。

  2.众多医院大大小小均设有检验科,重复建设,人力资源和医疗设备投入巨大,负担重。

  3.各医院检验项目基本相同,但各医院结果不能互认,导致患者在不同医院就诊时重复检测,增加了患者负担,拖延了诊疗周期。

  4.各医疗单位分散送检第三方,导致本地医疗资源流失外市或外省甚至国外,影响医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也不便于政府监管。

  三、东莞市公共卫生(含职业卫生)检验检测机构现状

  1.政府举办的机构:市疾控中心及各镇街疾控中心有钱、有设备、有技术但缺制度、缺人手,根据体制改革意见,已经逐步剥离市场服务职能;市职业病防治中心:主要承担东莞市职业病防治规划、重点职业病监测、应急救援和行业质量控制等,很难为数以万计的企业提供检测服务;

  2.第三方卫生检验检测机构的现状

  经过深入调研,东莞市第三方卫生检验检测机构都是民办营利性机构,问题很多,普遍存在“弱、小、杂、乱、低”等现象。机构规模小、专业能力较弱、主营业务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少、市场竞争无序、检测质量堪忧;同时民办营利性机构被称为蓝顶商人,个别机构甚至打着领导旗号招揽生意,企业怨言多。东莞经济发达,工厂、学校、酒店、泳池众多,政府举办的卫生检验检测机构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和政府管理的需求。

  综上所述,医学卫生检验检测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性强、公益性强、非营利性,东莞市现有机构普遍散乱差,营利至上,定位不清,与广州深圳佛山差距较大,需要政府发挥更好的作用及全社会共同参与。


建    议:
  1.鼓励社会力量联合国内或港澳台第三方龙头机构,建设1家“东莞市出生缺陷综合防控中心”。在出生缺陷防控技术平台方面,逐步建立东莞市多组学联合检测平台、精准防控中心高通量测序平台、质谱检测平台、影像检测平台、母婴精准医学云平台和技术研发转化平台等,打造全国出生缺陷防控工作的东莞模式。明确市妇幼保健院为全市的管理机构,负责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维护、全市信息审核及汇总分析、技术服务人员考核,统筹协调省级产前诊断机构的管理工作。

  2.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或整合现有民办机构改制为非营利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医学检验、公共卫生检验检测、职业卫生检测三个领域各试点培育1-2家有条件的机构做优做强、做专业,贯彻“总量控制、合理布局、民办公助、纳入医保”的基本方针,并支持营利性检测机构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共同促进东莞市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高品质发展。

  

提案者: 民革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