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着力培养具有男女平等价值观的新一代,是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促进男女平等、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2018年7月,我市在莞城、寮步等8所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教师、学生、家长的性别平等观念明显转变,培养了一批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骨干教师,设计出一批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优秀课例,培育了首批性别平等教育示范镇街和学校,在顶层设计、部门联动、工作督导和师资培训等方面积累了较好经验,为推进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9年11月,根据省妇儿工委、省教育厅、省妇联《关于在我省全面开展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通知》(粤妇儿工委字〔2018〕8号)要求,市妇儿工委、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妇联、市关工委联合出台《关于在全市全面开展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我市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工作。但目前存在主要问题有: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个别学校和领导对性别平等教育工作目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工作流于表面,敷衍塞责。二是思想观念落后。部分教师缺乏社会性别意识,性别刻板化印象还比较严重。三是技术支持不足。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相关专家、教材较少,师资力量薄弱。四是资金缺口较大。2020年市财政用于这项工作的经费为15万元,教材、师资培训、教学教研、宣传等方面资金缺口较大。
建 议:
1.全市统一规划,有序推进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根据全市中小学校布局情况,按照先公办后民办、先试点后铺开的原则,由市教育局统一规划,有计划分类推进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各镇街根据市的统一部署,结合辖区学校情况,制定本镇街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计划,逐步实现中小学、中职学校全覆盖。市直属学校由市教育局统筹安排,分批推进该项工作。
2.加强师资培训,确保教育内容和形式符合性别平等理念和原则。要把性别平等教育培训列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列入校长入职岗前培训课程,要市镇校三级联动,利用市内外优质师资培训资源,多渠道多形式线上线下并驾齐驱,开展性别平等教育师资培训,开展教学研究,培养一支具有正确性别平等理念,熟练掌握性别平等教育方法与技巧的教师队伍。
3.加大财政投入,确保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顺利进行。市镇两级财政要加大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投入,把性别平等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设立专项经费,为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购买教材、师资培训、教学研究、舆论宣传等工作提供经费保障。按每年每镇新增两所试点学校,全市约4000名教师参与来测算,市财政每年约投入45万元,其中教材费12万元、培训费18万元、教研经费10万元、宣传费5万元。
4.动员社会参与,营造男女平等社会支持氛围。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把性别平等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延伸到社会,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性别平等教育工作体系。要将性别平等教育内容纳入家庭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各类家庭教育讲座,不断提高家长的社会性别意识。联合社会组织、社工机构等,推进性别平等教育服务进社区,引导全社会树立和增强性别平等意识。
5.明确职责分工,压实性别平等教育工作责任。妇儿工委负责统筹协调性别平等教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将性别平等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指导各学校开展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财政部门要为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宣传、广电、妇联、关工委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为性别平等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财政局
市妇联:
东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案第20200154号《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建议》收悉。根据财政职能,现就提案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针对提案中第三点“加大财政投入,确保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顺利进行。市镇两级财政要加大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投入,把性别平等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设立专项经费,为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购买教材、师资培训、教学研究、舆论宣传等工作提供经费保障。按每年每镇新增两所试点学校,全市约4000名教师参与来测算,市财政每年约投入45万元,其中教材费12万元、培训费18万元、教研经费10万元、宣传费5万元。”的建议,结合我市现有财力,市妇联2020年部门预算中已安排15万元用于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工作活动经费,如该项工作经费确存在不足,建议从市妇联现有的部门预算规模中调剂解决,市财政不再另外增加活动经费。同时,考虑到目前市镇两级财政对中小学办学经费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能较好地满足学校各项办学需要,建议各学校结合办学实际将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相关经费纳入学校办学经费中统筹解决,涉及市级学校教师相关教材、教研、培训经费从市教育局生均成本中支出;镇街妇联和教育局可参照市级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活动经费分担模式申请相关预算经费。
市妇联
市政协:
市妇联提出的《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结合我会职能,对“明确职责分工,压实性别平等教育工作责任;宣传、广电、妇联、关工委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为性别平等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的建议答复如下:
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事关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全面推进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着力培养具有男女平等价值观的新一代,是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促进男女平等、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2018年,我市在莞城、寮步两个镇街和莞城中心小学等8所学校,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试点工作,培养了一批性别平等教育骨干教师,设计了一批性别平等教育优秀课例,教师、学生、家长的性别平等观念明显转变,在顶层设计、部门联动和师资培训等方面积累了较好经验。2019年,我们面向全市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开展性别平等教育优秀教学案例征集活动,共征集优秀教学案例124个,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共60个。同年,根据省有关要求,市妇儿工委、市教育局等7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全面开展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实施方案》,在全市33个镇街(园区)选取了67所中小学校和中职学校作为第二批试点学校。2020年,“性别平等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成为两会金句,在全社会掀起讨论热潮;“推进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纳入了市政府一号文,成为东莞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全面推进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是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重要举措,提案建议“压实性别平等教育工作责任,妇联、关工委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为性别平等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我们支持这一建议。接下来,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拓宽工作思路,促进性别平等理念与学校工作广泛融合
学校是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主阵地,鼓励广大教师大胆实践,把性别平等教育与学校工作结合起来,把性别平等理念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把性别平等教育的内容渗透到班会课、德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及校园文化活动中,努力使学校的制度、教学的内容、教育的过程以及校园文化都充分体现性别平等的原则和理念。倡导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每学期分别开设专题课、融合课和实践课。
二、加强师资培训,全面提高教育工作者性别平等教育水平
转变教育工作者的性别平等观念是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关键,加大性别平等教育师资培训力度,把性别平等教育培训列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采取高层次和全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市、镇、校三级联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促进会平台优势、利用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优质师资培训资源,线上线下并驾齐驱,加强骨干教师培训、开展教学观摩、课例研讨等,切实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性别平等意识和授课水平。
三、发挥市妇儿工委的工作协调优势,整合各方资源,推动性别平等教育向社会延伸
充分整合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宣传等资源,把性别平等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延伸到社会,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性别平等教育工作体系。将性别平等教育融入家庭教育公益课堂,发挥各类家长学校的作用,开展以性别平等为主题的家长沙龙、亲子活动,提高家长的社会性别意识。鼓励社会组织、社工机构参与性别平等教育,推动性别平等教育服务进社区。要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妇联等部门的工作优势,大力倡导男女平等先进性别文化,为性别平等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教育局
市妇联:
我局对东莞市政协第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200154号提案《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建议》会办意见如下:
一、关于“全市统一规划,有序推进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建议
为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了“教育工作全面贯彻性别平等原则”“性别平等原则和理念在各级各类教育课程标准及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的目标任务。近年来,我局没有发现我市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男女性别不平等的内容和现象。
从2018年起,市妇联联同市教育局选择了8所学校作为性别平等教育的试点,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积累了一些优秀的课例和经验。2019年底市妇儿工委、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妇联、市关工委联合出台《关于在全市全面开展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我市中小学校的性别平等教育。
我们赞同您在提案中列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重视程度不够”、“思想观念落后”、“技术支持不足”等。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从未对性别区分对待的情况下,不存在明显性别不平等现象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中小学校性别平等教育还存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仍然有大量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非常落后,甚至不认同性别平等的理念,迫切需要指导和帮助。事实上,学校5天的教育很多时候确实比不上周末两天家庭教育的影响,若家庭教育的水平没跟上,家庭成员不认可性别平等的理念,加上社会上良莠不齐各种信息的引导,在学校受再多的性别平等教育也无济于事。因此,我局正在大力推进中小学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希望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能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同时我们也呼吁全社会都关心、支持、助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二、关于“加强师资培训,确保教育内容和形式符合性别平等理念和原则”的建议
自2018年下半年起我市中小学开始由市妇儿工委牵头开展性别平等教育,执行国务院妇儿工委、省妇儿工委的相关文件精神。2018年下半年开展过一次师资培训,2019年印发过性别平等教育年度工作计划和组织过两次师资培训,2020年截至8月召开了性别平等教育的电视电话会议并在会议中邀请专家授课和课例展示,另外也组织了一次师资培训。相对于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专题培训,我们认为性别平等教育的师资培训次数已经不少了。我们建议市妇儿工委下阶段需要考虑的是从培训材料和培训方式上考虑,目的是提高培训效果,同时要调研并着力解决学校开展性别平等教育的实际问题。要结合本市性别平等国策的执行情况,让性别平等教育在中小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既不喧宾夺主,也能出实效、出成果。
三、关于“明确职责分工,压实性别平等教育工作责任”的建议
市教育局将严格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有关中小学校性别平等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配合市妇儿工委做好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