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各地应急医疗物资短缺问题突出,东莞同样面临着此类问题。一是医疗一线的口罩、防护服、防护眼镜等防护设备出现严重短缺,市民也买不到口罩等防疫用品,在一场全民抗疫面前,防护物资的短缺给防疫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二是凸显出目前我市在应急战略资源储备上存在体系建设诸多短板,其中应急医疗防护物资储备就是最为突出短板;三是作为一个有将近千万人的人口密集大市,人口流动性大,应急处理是重中之重,而应急战略资源储备是必不可少的保障,应加快建立我市应急战略资源储备体系,为此建议:
一、建立应急战略资源储备统一调配组织部门。这一组织对各类储备物资的收储、轮换、动用等统一决策,构建战略性、全局性、分工明确、相互协调、密切配合、资源共享的大储备体系,编制储备规划和计划,收集整理相关储备信息,监督储备计划的实施。在危机发生后协调各方面的行动,包括各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各种资源调配、工作协调等,进一步提升我市应急战略物资储备的应急综合保障能力和整体救援能力。
二、进一步调整充实应急战略资源储备品种、规模和布局。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应急战略资源储备各类目录,特别是要充分研判我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灾害发生特点,增加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专业应急物资、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用于救济的基本生活物资及与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物资的储备。另外还需要论证政府、企业等各个层面储备物资的种类、名称、作用、配载方式等,从战略全局上对应急物资储备的规模、品种、结构和布局等进行优化设计和宏观规定,优化完善现有生活救助、抢险救灾、公共卫生等类型物资储备及专业应急队伍装备储备,以便进一步加强相应的应急物资实物和能力等储备。
三、进一步创新应急战略资源储备管理机制。按照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理论,作为公共产品应急战略资源储备应当由政府提供,但是储备物资的储存管理不一定要由政府机构承担。要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应急战略资源储备,通过政府规制、行政合同、外包管理、财政补贴、贴息贷款、税收优惠等多种措施,形成政府、非政府组织与相关企业的战略资源储备联盟,加快建立实物储备与资源信息、技术储备相结合,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战略物资储备与周转物资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在突发事件时能够让企业及时生产并提供所需的应急物资,以大大降低有关的储备成本、提高全民储备意识。
四、进一步改善应急战略资源储备条件手段。加快仓库调整的步伐,充分利用现有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物资储备仓库资源,加强统筹规划,调剂仓库容量余缺,合理利用有效配置,避免重复建设,提高仓库利用效率,使储备仓库布局与工业布局、消费结构、资源分布、交通布局充分融合。建立信息共享的应急战略资源储备体系,通过引入计算机操作管理系统,以信息网络为支撑,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和运输动态数据库,加强物资储备监测、应急事件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和有效媒体管理,确保应急所需物资的及时调拨和供应。
提案者: 民进市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