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大数据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让大数据产业成为东莞新的经济增长极,力争实现800亿元的大数据产业规模。目前东莞大数据产业发展规模约600亿元。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着力培育“数据驱动”的制造新模式成为当前的突出问题和迫切要求。与发展目标相比,目前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大数据应用发展不充分。目前,全市从事数据平台及软件服务的企业超过1000家,但仍不能支撑东莞市大数据产业的应用需求。二是大数据在推动地方产业快速发方面力度不够。大数据产业在东莞智能制造、电商发展方面还有更大的融合空间。三是大数据从技术到应用到产业进展都有成果落地,但仍存在大数据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难、融资难等关键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产学研融资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加市财政资金和市场资金的投入。


建    议:
  一、加速大数据产业孵化育成体系建设。东莞处于大数据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第一梯队,肩负着服务创新创业的重要使命和责任。东莞应充分利用人才聚集、科技聚焦、产业集聚等优势,加速大数据产业孵化育成体系建设。利用大数据产业孵化器的辐射能力,形成东莞当地产业特色。加速建设辐射带动效应强、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跨区域类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二、开展制造业大数据应用示范。应用推动创新、创新促进发展。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引导推动制造业大数据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的应用。支持制造业企业整合各环节数据资源,开展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创新业务,重点培育一批“数据工厂”,带动大数据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设备增值服务等产业链全流程的应用。支持工业企业开展设备、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自动采集和大数据分析,形成制造业大数据存储中心和分析中心,建设一批数据工厂和智能工厂。

  三、建构大数据基础上的智能化工业。如何深度挖掘大数据资源,并依据大资源、充分运用大数据,将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工业技术深度融合的方向。智能工业生产流程的每一个运行过程,都是各类数据自动产生和自动积累的过程,因此,把这些资源充分运用起来,才能为智能化的工业生产形成新的运动方向和节奏。通过持续推进大数据产业,促使东莞向智能化工业迈进,从“东莞制造”转向“东莞智造”。东莞需要发展大数据产业,为工业智能化供给解决方案和技术方案。建构大数据基础上的智能化工业,东莞才能占据未来制造业的高地。

  四、打造智能制造工业大数据平台。结合东莞市智能制造,发展极具优势的工业大数据。运用大数据驱动智能制造加快发展。通过打造工业大数据平台,将制造业企业的设备生产线、工厂的运营管理透明化。通过大数据可以让企业预先判断企业的生产运行,整合供应链,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实现企业 “降本增效”。

  五、推动大数据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大数据产业驱动国内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电商和工业制造商一样都具有极大的大数据资源价值,需要深度挖掘。一些优秀的电商,如京东,在电子产品销售领域具有独霸地位,积累了大量的客户信息资源。电商需要一些高水准的大数据技术,破解大数据资源中关于客户消费倾向、意愿、习惯等关键信息,促进电商更为精准的设计和销售。同时,电商可以借助大数据资源,掌握产品竞争对手的技术资料和销售资源,有利于增强电商产品全链条竞争实力。

  

提案者: 民进市委会

商务局
市工信局:
  东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出的第20200146号提案《关于加快我市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收悉,结合我局职能,现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紧跟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部署
  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部署,加快推动商务领域企业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资源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资源优化配置、质量效率提升,根据《数字商务企业发展指引(试行)》(商电促进函〔2019〕118号)文件精神,在2019年10月31日,我局通过对东莞市内的一批电商企业进行遴选,组织了东莞市盟大塑化科技有限公司及东莞市台德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国家数字商务企业的申报工作。经过省商务厅推荐及商务部办公厅组织的专家评审,2019年12月23日,我市的东莞市盟大塑化科技有限公司脱颖而出,入选了商务部认定的全国首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数字商务企业,是全省三家之一、东莞唯一一家入选企业。
  二、推进东莞产业带数字化合作
  2019年10月24日,1688×东莞共建数字化产业带合作启动大会正式召开,宣布东莞成为1688首个数字化产业带试点城市,同日在1688端同步开启“东莞超级产地日”线上营销活动,为超5万家的东莞源头厂家带来了数字新体验。当天即实现2亿的线上交易额,购买东莞产地货源的买家数环比增加300%。
  2020年4月,东莞市人民政府和阿里巴巴集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东莞制造”数字化转型,明确在数据、商贸等多方面开展合作。阿里巴巴将借助平台优势,助力东莞企业进一步拓宽贸易渠道,助力莞企保订单、稳市场。阿里巴巴将运用20年来沉淀的数字化能力,全面助力东莞的贸易、物流、新零售、产业创新发展等各个方面实现转型升级。
  三、持续推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是时代下的新发展趋势,而大数据赋能传统产业营销能力,是实现产业升级与转型革新的绝佳路径。
  下来,将借助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投资、市场、培训等方面经验与资源,推动我市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打通本地企业与阿里巴巴各类贸易平台对接通道,实现制造商直接到消费者的一体化商业闭环。利用平台丰富的大数据资源,提供供应链管理等功能的服务平台。搭建解决行业共性问题的工业互联网云平台,通过对消费数据的收集分析,指导3C、服装、家具、灯具等重点行业提升企业管理效能和营销能力,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同时,继续推动数字化赋能企业发展。利用平台力量支持打造数字化政企服务平台,以镇街、商会为单位,打造政企在线高效协同、政策直播、在线教育等一站式服务平台,及时同步数据信息。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企业数字化基础建设、促使企业管理转型升级。


科技局
市工信局:
  关于贵局主办的“关于加快我市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我局作为会办单位,现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是建立制造业大数据平台,在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汽车制造等优势制造业领域,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建设面向生产链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社会创客的“双创”平台。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企业,建设制造业公共服务大数据平台,整合全生产链企业的生产设备、产品、运营等数据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二是发展大数据众创空间。鼓励大数据、互联网、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开放数据资源,建设面向大数据创客的众创空间和公共开发平台,开展数据整理、挖掘、分析和应用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培育一批大数据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支持国家级、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和“双创”空间建设大数据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三是开展大数据创新创业活动。利用公共服务领域的数据资源,与龙头企业合作开展大数据创新创业竞赛,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开展大数据创新创业大赛,遴选和培育一批优质大数据项目。
  四是推进大数据社会化应用。支持联通华南云数据中心(东莞松山湖)等大型综合数据中心建设。
  五是加快大数据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实施“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技术”重大科技专项,加强数据采集、存储、整理、应用等领域技术和软硬件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


市工信局
民进市委会:
  《关于加快我市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第2020014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以申报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契机,搭建大数据产业孵化育成体系
  积极参与申报建设广东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珠江三角洲国家大数据试验区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积极引进和培育大数据骨干企业,布局建设大数据重点项目和大数据产业园区,搭建大数据产业孵化育成体系。
  目前,松山湖省级大数据产业园集中了我市多个大数据创业创新机构,园区共有国家级孵化器6家、省级孵化器9家、市级孵化器24家,累计孵化面积近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154家,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180家,成果显著。结合中科云智孵化器建设省级大数据创新创业园,大力引进、鼓励大数据创新项目应用发展。园区涌现了一批如中科院云计算育成中心开发的G-Cloud操作系统图、软通动力的广东“兴业云”平台、国云科技的云计算平台等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广泛应用于政务服务、智能制造、金融、银行、建筑、医疗、教育、电子商务、社区服务等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中科云智孵化器被认定为第一批省级大数据创新创业园,同时也是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已入驻孵化项目200多家;建成7.6万平方米的云计算大数据创业基地,集聚万云科技、中科遥感等大数据产业企业一批,初步形成大数据产业集聚。
  二、以信息化专项资金为抓手,培育制造业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
  市级层面,设立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专项资金服务型制造专题(大数据应用项目)。共组织了80家企业申报大数据应用项目,树立一批使用大数据技术助力企业成功转型案例,建立我市的大数据项目资源库,对进入我市大数据项目资源库的企业实施梯度培育计划,实现精准施策,推动优质企业梯度发展。通过发挥专项资金作用,培育一批大数据技术示范项目,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行业加快发展。
  省级层面,我局积极组织开展省级工业与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大数据示范应用)项目验收工作,对已签约的14家企业组织专家验收和第三方审计等工作,将省财政给我市安排切块资金645万元,对广东开普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7个符合资助要求的大数据应用项目予以资助,补助比例约为20.87%。
  三、以重点行业智能化需求为导向,打造智能制造工业大数据平台
  一方面,围绕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把工业大数据作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支撑高点,通过推动大数据平台建设,全面支撑先进制造业建设,我局发布了《2020年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信息化发展专题(大数据平台项目)申报指南》,围绕工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充分利用大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发掘技术,优化产业链各业务环节,实现生产、经营和管理成本大幅降低、经营效率明显提升的大数据平台项目予以奖补。截至日前,共动员了17家企业申报大数据平台项目,将于近期组织专家验收。
  另一方面,支持国家级、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和“双创”空间建设大数据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支持联通华南云数据中心(东莞松山湖)等大型综合数据中心建设。引导和推动制造业大数据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的应用,在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汽车制造等优势制造业领域,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建设面向生产链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社会创客的“双创”平台。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企业,建设制造业公共服务大数据平台,整合全生产链企业的生产设备、产品、运营等数据,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此外,阿里巴巴飞天云新基建产业园项目以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5G等新型基础设施为核心,按照“产业园区+生态基地”的建设模式,链接供需两端,营造产业生态,在东莞布局建设阿里巴巴飞天云新基建南方运营总部,飞天智能计算中心,飞天云创新产业生态孵化基地。阿里巴巴东莞飞天云新基建产业园立足东莞服务大湾区的数字经济新基建服务平台,积极服务和助力东莞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经济产业高地,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四、借力国家政策和头部企业资源,推动大数据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
  为加快推动大数据产业与电子商务整合发展,根据《数字商务企业发展指引(试行)》(商电促进函〔2019〕118号)文件精神,市商务局对我市电商企业进行遴选,组织申报国家级数字商务企业。经商务部组织专家评审,东莞市盟大塑化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全国首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数字商务企业,是全省3家之一、东莞唯一1家的入选企业。
  为推动东莞产业带数字化转型,东莞市政府与1688达成战略合作,成为1688首个数字化产业带试点城市,并同步开启“东莞超级产地日”线上营销活动,为超5万家的东莞源头厂家带来了数字新体验。合作当天即实现2亿的线上交易额,购买东莞产地货源的买家数环比增加300%。
  2020年4月,东莞市人民政府和阿里巴巴集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东莞制造”数字化转型,合作推进东莞数字产业创新发展。阿里巴巴将借助平台优势,助力东莞企业进一步拓宽贸易渠道,助力莞企保订单、稳市场。阿里巴巴将运用20年来沉淀的数字化能力,实现制造商直接到消费者的一体化商业闭环,打造具有人才集聚、产品实验、研发设计中心、数字经济课程培训、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等功能的服务平台;搭建解决行业共性问题的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建设基于阿里云的区块链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平台,通过钉钉提升企业管理效能,全面助力东莞的贸易、物流、新零售、产业创新发展等各个方面实现转型升级。
  下来,将从以下3个方面继续培育发展大数据产业:
  一是继续实施大数据战略,贯彻落实《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信息化发展专题项目实施细则》,以推动大数据开放融合和创新应用为核心,运用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信息化发展专题,对行业大数据平台等重点项目给予大力支持,激发企业转型动力和创新活力。
  二是继续打造制造业大数据平台,发展大数据众创空间,开展大数据创新创业活动,推进大数据社会化应用,加快大数据技术创新和产业化。
  三是持续推进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借助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在大数据、云计算、市场、培训等方面经验与资源,推动我市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打通本地企业与阿里巴巴各类贸易平台对接通道,实现制造商直接到消费者的一体化商业闭环。通过对消费数据的收集分析,指导3C、服装、家具、灯具等重点行业提升企业管理效能和营销能力,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办理单位: 市工信局,商务局,科技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