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东莞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318万辆,其中私人机动车占东莞市机动车总量的89%,小汽车出行依赖严重。目前市中心城区早晚高峰常现拥堵,出行效率低。在2019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治堵水平,要深入开展品质公交创建。

  目前,东莞市高峰期公交平均速度为17.7km/h,远低于社会车辆平均速度为33.2km/h,部分区段公交速度甚至低于12km/h,已逼近警戒线10km/h,因此,东莞市公交速度改善已刻不容缓。深圳公交设置专用道以来,公交早晚高峰期公交平均车速由2010年的15.9 km/h提高到2018年的22.3 km/h,提高了40.3%,人均公交出行时间减少了约10分钟。佛山公交设置专用道以来,公交早晚高峰期公交平均车速由2014年的12.9 km/h提高到2016年的16.3 km/h,提高了26.4%,人均公交出行时间减少了约9分钟。设置公交专用道是保障公交运行速度的重要一环,因此亟需加快开展我市公交专用道专项研究,提出公交专用道设置的方案,逐步推进我市公交专用道的实施。经调研和思考,我市公交专用道存在问题如下:

  一是中心城区公交专用道规模不足,监管薄弱。从2007年至今,我市分别在莞穗路-莞太路、八达路-东城路、红荔路、莞长路设置4条公交专用道,双向总长度36 km,现状仅莞长路存在监管,发挥作用,其他路段监管基本失效,局部路段已施划路侧停车位。多年来,我市尚未对现有公交专用道实施效果做综合分析和评估,也未对公交专用道设置规划发展做出统筹安排。政府部门在制定出台优先发展公交措施时,缺乏研究基础。相对于周边周边深圳、佛山等城市,规模和系统研究规划都显得相对不足。深圳市截止2017年底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达到1016车道公里;佛山市截止2019年公交专用道里程已超过340公里。

  二是常规公交客流稀少,陷入恶性发展循环。近年来,东莞市公交客运量下滑明显,已连续6年呈现负增长,且2018年公交客运量降幅达到16.8%。与此同时,私人小汽车使用迅速增长,小汽车使用迅猛增长带来道路交通拥堵,由于公共交通路权缺乏保障,公交运行速度也受到极大影响,公交出行吸引力持续下降。

  
建    议:
  一是市级层面制定鼓励公交优先发展政策和实施意见。要做到公交优先,必须做到公交在立法、规划、路权、财务、运营、服务等各方面的优先。2019年8月,佛山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实施的决定》,其中包括创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强化公交站场、公交专用道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2011年11月,深圳市政府出台《关于印发深圳市打造国际水准公交都市五年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其中包括公交专用道网络、设置方式、监督管理措施等。建议由东莞市政府层面出台相关实施意见,明确公交优先发展的任务目标、行动计划和各部门工作任务。

  二是尽快启动公交专用道规划研究。通过市轨道公司、巴士公司,移动通信、滴滴,车来等企业获得一手数据,分析主要公交客流通道走廊,协调匹配我市近期轨道交通建设情况和中心城区交通发展情况。

  三是逐步推进公交专用道的建设实施。根据主要公交客流廊道和潜力公交客流廊道,推动首期可在我市中心城区开展,逐步在松山湖片区、滨海湾片区试行摊开,满足现状公共交通出行人群出行需求,保障公交运行速度,提升公交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成网规划。

  四是完善监管措施,加大违法处罚力度。建立“固定式+移动式”(安装固定电子警察+公交车辆前端加装电子抓拍设备)的双重电子警察监管措施,建设一体化的违章检测判断及处罚系统。

  五是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公众绿色出行。建议利用市级公众网络平台,推进公交出行宣传,并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取得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达成共识,保障公交专用道网络能够顺利实施和高效营运。

  

提案者: 民建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