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东莞面临着很多的考验和压力。虽然迎来了三区叠加的重大政策红利,但是产业如何内涵式发展,用什么方式提升,什么路径实现考验着东莞。工业设计行业发展将是东莞在全球产业链重新布局变革时代,由后工业化进入创新驱动阶段的重要源头,工业设计行业发展具有紧迫性。我市工业设计行业起步较早,曾经一度走在全省前列。

  但在发展中我们仍面临不少挑战:1、工业设计行业具有跨界性和商业价值不确定性,需要在创意、美学、工艺、材料、成本最优等学习和摸索;2、行业规模小,专业机构缺乏,龙头设计企业品牌影响力不足;3、工业设计核心关键环节依赖品牌客户和母公司;4、需求供给各方对工业设计远期成效认识不足。

  
建    议:
  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以设计提升促供给侧改革,以设计发展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1、定准位,让工业设计推动产业高端化形成全社会共识,在城市新定位中找准发展的着力点。建议突出“智造东莞”的文化内涵,“品牌东莞”的设计引领,“科技东莞”的创新与设计共融共生,“文化东莞“的匠艺与人文精神,提升城市品质,着力打造工业设计新城;大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强化工业设计信用环境营造。学习顺德工业设计生态系统形成路径,推动东莞加大以品牌建设提升设计的力度,通过知识产权法庭、维权中心等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让设计产品得到价值保护,亮出东莞工业设计的新名片。

  2、建载体,建设一批有集聚能力的工业设计园区、工业设计小镇,将平台建设纳入产业创新规划。建议以松山湖、东莞国际商务区、常平香港城、滨海湾新区等宜居、宜业、宜生活的社区为基础,建设工业设计园区,形成设计师集聚区;建议学习深圳设计之都的经验,让有条件的镇街如道滘镇的新材料领域引入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等平台,通过共享展示、孵化培育推动新材料产业提升,成为新材料工业设计特色小镇。

  3、划重点,制定工业设计各领域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进度表,做好重点行业及领域的扶持发展。建议制定《“设计东莞”三年行动计划》,在机器人、3D打印等重点行业领域分类指导、重点扶持,鼓励工业设计人才创新创业,鼓励工业设计机构设计高端化;以“东莞杯”工业设计大赛为契机,创新赛事举办方式,扩大赛事影响力,深化赛事在东莞重点领域、重点产业方面的支撑作用。建议进一步细分行业领域,在机器人工业设计、3C产品设计等设立专业赛事,对接国家、国际顶级赛事。

  4、树标杆,做大做强工业设计机构,做好工业设计人才的吸引、选拔、评优、培养机制。建议以华南创新设计院为示范,推动更多的平台认定为广东省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研究院,提升常平创客联盟等现有工业设计平台为产业服务的支撑能力;建议积极宣传、评选、选拔工业设计界的领军人才、标杆企业、工业设计师,针对行业特点制定优惠政策;建议推动有条件的东莞高校工业设计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创新改革,设立“大师工作室”,推动东莞理工、东职院的工业设计系改革创新;在大湾区大学探索建设集成电路设计二级学院;通过东莞名校研究生培育发展中心,与国内外设计类学校形成联合培养模式。

  5、促开放,以最快速度加快莞港澳台设计人才的融合,以最快速度与深圳先行示范区创意之都对接。建议多点铺设深莞设计师融通的“管道”,承接深圳知名设计品牌的输出; 提供更好的创意设计载体,开放创意设计平台给港澳台的设计创业人才,让莞港澳台的设计师融合共生,相得益彰,通过窗口效应,加快与国际设计接轨。

  

提案者: 民建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