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的医疗应急体系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不断壮大,在救治病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已建立的“东莞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在多年的运作中,为广大市民的生命安全、健康生活起到了很好的保障和院前救治作用。2015年以来,各种“致命性急症救治中心”纷纷建立起来。已建立胸痛中心的医疗机构10家,成立卒中中心的医疗机构25家,成立创伤中心的医疗机构2家。这些中心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带动下,集成多方资源,开展创新驱动,为高危患者争取有效救治,为提升医疗急救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在我市医疗应急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
1.新近建设的各种致命性急症救治中心一般由各大医院根据自身地理位置和专科优势来设立,是市场竞争的产物,从开始就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合理规划,未根据人口聚居度和交通便利度进行周密论证和通盘考虑。而行政部门对其指导成立的相应病种的质控中心,也仅限于业务技术上的指导,综合管理是缺位的。
2.全市各致命性急症救治中心分布不均,且至今仍未制定全市统一的收治辖区范围。医疗应急机构多集中在市区大医院和经济发达的镇街,一些长期以来缺乏对应急机构建设的投入和政策扶持的镇街及片区,缺乏应急治疗中心,专科技术力量薄弱;而某些有条件的片区,因医院都是根据自身实力和专科优势来设立应急中心,则出现重复建设,浪费资源。
3.新近建设的“致命性急症救治中心”与此前运作多年的“东莞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120指挥中心)”联动不够,欠缺配合,对全市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无法形成网络,高效运作。
建 议:
完善各种致命性急症救治中心的建设,加强联动,将我市医疗应急体系建设成为智能化、信息化、更高效的救治体系:
一、完善布局,整合资源,建立“大急救”平台,形成东莞的急救地图。包括:1.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规划,以符合规范、高效运作、地方特色为考量,合理布局各病种致命性急症的救治中心(如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等); 2.建立以这些中心为节点的覆盖全市的急救体系。每个中心负责合理范围的该病种的有效救治,对所覆盖范围的非中心的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业务指导,不具备相关抢救条件和技术的医疗机构必须至少与一家“中心”签订致命性急症及时转送协议;3.充分发挥120指挥中心在急症救治网络中的核心作用,确保危重症得到及时救治;4.建立急救网络信息平台。囊括各种指导性文件(救治要求、行业规范等),相关病例的网络申报系统,病人的健康档案(包括救治记录和检查结果)和背景资料(包括医保和个人信用状况)等。平台设置访问权限,对不同的使用对象开放不同界面。线上线下网络共同构成我市医疗应急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形成东莞市胸痛中心地图、卒中溶栓地图、创伤救治地图等致命性急症救治地图册。
二、建立常态化质量控制机制。以胸痛中心为例,目前,全国各地广泛建立胸痛中心,国家胸痛中心认证机构已不可能对它们进行常态化的质量控制。各省市胸痛中心联盟纷纷成立,承担相应的日常管理。这些联盟并无常设机构和专职人员,管理工作难做到位。建议东莞市先行一步,将胸痛中心常态化质量控制纳入卫健局的日常管理,成为医疗机构定期考核的内容,以提高各胸痛中心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其它病种的急救中心参照执行。
三、加强培训和宣传,保证系统有效运作。1.内强素质,定期由各中心的专家对系统内部人员(包括各级医务人员、120工作人员、交通警察)进行培训,学习相关的疾病知识、救治要求、政策文件,提高业务能力,使系统运行更顺畅;2.外重宣教,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急症救治知识的传播,提高对群众急危重症的识别能力和疾病防治、及时就诊意识。
市红十字会
市卫生健康局:
市红十字会收到市政协《关于完善我市医疗应急体系建设的建议》(第20200109号)。现结合市红十字会职能,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红十字会法定职责:
(一)开展救援、救灾的相关工作,建立红十字应急救援体系。在战争、武装冲突和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中,对伤病人员和其他受害者提供紧急救援和人道救助;
(二)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应急救护、防灾避险和卫生健康知识,组织志愿者参与现场救护;
(三)参与、推动无偿献血、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参与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工作;
(四)组织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
(五)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
(六)宣传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
(七)依照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的基本原则,完成人民政府委托事宜;
(八)依照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有关规定开展工作;
(九)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与其职责相关的其他人道主义服务活动。
二、关于提案中提到对交通警察进行培训的建议答复
红十字应急救护技术主要是对群众进行院前急救技能培训,2009年至今,已普及培训超过43万名群众(包括交通警察)。关于提案中提到对交通警察进行培训的建议,在相关单位的组织下,市红十字会可对交通警察进行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