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作为全国30个5G商用首批开通城市之一,东莞市正大力推进5G建设与发展。我市5G纲领性政策《东莞市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提出,未来将积极加强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提升全市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及智能制造水平。纲领文件指出,2022年底前,全市培育建成5G+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不少于10个。

  一、我市智能制造的现状及问题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作为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智能工厂是指通过构建智能化生产系统、网络化分布生产设施,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

  2014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机器换人”行动计划,2017年,该计划升级为自动化智能化项目。但我市制造产业链齐全、企业基数庞大,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在不同产业、不同企业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且在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误区。

  (1)盲目购买自动化设备和自动化产线。实现智能制造,首先要进行技术和设备的更新,不少制造企业却简单认为推进智能工厂就是自动化和机器人化,只注重购买高端数控设备,却没有配备相应的软件系统。

  (2)尚未实现设备数据的自动采集和车间联网。企业在购买设备时没有要求开放数据接口,大部分设备还不能自动采集数据,没有实现车间联网。

  (3)缺乏信息系统支撑。智能工厂建设涉及到智能装备、自动化控制、传感器、工业软件等领域的供应商,集成难度很大,缺乏统一的信息系统支撑,存在大量信息化孤岛和自动化孤岛,生产过程难以实现全程追溯与优化。

  (4)智能制造带来的高能耗问题。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往往伴随着更高的能耗问题。未来,5G+智能制造进一步融合,连接的数据越来越越庞大,能源消耗过大的问题也将进一步凸显。
建    议:
  二、推进东莞市5G+智能制造发展的建议

  (1)加强产业园智能化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我市制造业园区整体改造,从基础设施入手,建设满足智能化改造所需的5G网络建设、电网建设、电力保障、能源管理等,切实做好相关产业配套服务。

  (2)围绕重点园区推动集聚发展。加强对全市5G产业细分领域空间布局的统筹协调,编制5G产业链布局导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松山湖高新区和滨海湾新区5G信息技术产业,打造水乡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聚区,强化银瓶合作创新区高端制造产业,做强做大临深片区智能制造生产基地。

  (3)加大公共政策资源支撑,注重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大力实施精准性扶持政策,围绕企业的不同智能化改造需求,靶向配置产、学、研、政、金、介等新要素新资源,在生态链中打通合作通道,构建供需链接。重点推动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开展智能制造产业化行动,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一批智能制造前沿核心技术成果转化。

  (4)坚持“以用为先”。切合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的新需求,大力实施普惠性产业政策,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和更强力度实施智能制造应用示范,改造提升东莞传统优势产业,形成强劲的需求性增长动力,夯实智能制造的应用基础。

  (5)坚持“以需引供”。依托我市庞大的智能制造应用需求,大力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智能装备制造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综合能源管理服务商,加大综合服务商扶持力度,支持其为我市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化改造提供专业诊断和系统方案,加快推动智能制造高端资源在莞加速集聚和植根发展,全力形成“需求引导新要素、要素形成新供给、供给培育新领域”的生态循环。

提案者: 何思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