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多用途预付卡在经济生活中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美容美发、游泳健身、课外辅导、教育培训、洗车、餐饮、超市购物等领域内各种预付式消费遍及我市众多行业。预付卡在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和便利的同时,其弊端也不断显现,甚至成为维权投诉的重点。

  “先预付、后消费”的商业模式,不仅在实体店被广泛使用,在网购平台也越来越常见。预付消费受热捧,背后是“双赢”的商业逻辑。对消费者来说,预付消费的价格往往有优惠,也可省去每次结算的麻烦,体验更好。对商家来说,一次性预收顾客的资金,意味着锁定了未来一段时间的客源。但现实中,预付消费“卡壳”现象时常发生。他们以“优惠促销”为由吸引顾客,一旦收到预付金,不是想着怎样提升服务,而是变着法给服务注水,甚至一走了之,可谓“以预付之名,行敛财之实”。例如东莞的马可造型、爱美汇美容美发,泰力格健身、轻奢维体健身等类似做法,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影响人们对消费的信心,有人甚至感慨,“预付卡”成了“圈钱卡”。

  
建    议:
  (一)借鉴各地经验,建立健全地方性政策措施。依据商务部颁布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尽快制定《东莞市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实施办法》。明确要求从事美容美发、游泳健身、课外辅导、教育培训、洗车、餐饮、超市购物、餐饮等服务性行业的发卡企业必须到我市商务部门进行备案,并在预付卡表面印上“预付卡备案”标识,纳入监管范畴。

  (二)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加大对违规者的惩处力度。预付卡一定程度上承载着消费者对于商家的信任,如果辜负了这份信任,商家就应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市场监督、商务、公安等各部门之间应实现信息共享,让守信者畅通无阻,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从而大大增加监管的威慑力。

  (三)通过制定合同规范相关消费行为。消费者选择预付式消费时,普遍存在不签协议或者协议内容过于简单。为解决这一问题,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与行业领域内经营者签订预付卡规范经营书面承诺,根据行业特点制定预付式消费合同规范性文本,规范合同管理。如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重庆市美容美发行业协会一起制定出重庆市美容美发业预付消费合同,并予以推广。

  (四)推进保证金制度或者第三方支付制度。通过推动行业会员形成“诚信联盟”,建立保证金制度或者第三方支付管理制度。同时,还可以实行第三方支付的付费管理制度,如支付宝、微信、银行代管等,以防止经营者突然卷款而逃,消费者财产遭受损失。

  (五)建立全流程管控机制。建立事前源头管理信息共享机制、事中监督管理联动机制、建立事后惩处管理联合惩戒机制。加强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管;开展跨部门、跨层级联合执法检查;建立经营者信用档案,及时发出消费预警;对于典型失信行为的企业或个人,纳入严重失信“黑名单”,录入社会征信平台并在媒体上公布;对涉嫌违法犯罪的案件移交公安、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提案者: 致公党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