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运输局:
东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建议第20200277号《关于加快建设东莞市智慧停车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结合我司职责范围,现就东莞市智慧停车相关工作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根据2019年11月17日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第十六届〔2019〕27号)中由市交投集团统筹整合全市路内停车资源的精神,以及市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中由市交投集团搭建智慧停车云平台系统的工作部署,我司以现有路内停车资源统筹整合模式及统筹措施为基础,全力开展政策宣贯及各镇街项目合作洽谈,并推进智慧停车相关工作建设。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全面开展路内停车资源整合工作
我司积极与全市有关镇街(园区)开展项目合作洽谈、停车资源摸底调研以及规划设置方案制定等工作,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供了使用权承包模式、经营利润分成模式和成立合资公司3种整合路内停车资源合作模式。经多次沟通对接,于3月27日与莞城街道成功签约智慧停车项目并组建合资公司,项目一期主要对城区7条主要道路、7个停车场进行智能化改造,截至6月已完成向阳路、凤来路部分路段施工改造,预计7月上旬投入使用。同时与万江、高埗、寮步、石排等19个镇街(园区)基本达成合作意向,其中高埗、寮步、石排、长安、中堂、横沥、谢岗、大朗、松山湖、洪梅、凤岗、东坑、茶山13个镇街(园区)项目处于停车泊位设置方案制定阶段,桥头、万江、虎门、望牛墩、企石、黄江6个镇街处于泊位价值评估阶段。另外,按照部分镇街需求,我司积极开展村社区智慧停车试点项目工作,正与石排塘尾村、横山村及麻涌新基村研究推进社区停车设施围蔽管理建设。
二、有效推进智慧停车云平台建设工作
我司于2019年9月顺利以东莞大道—鸿福路口片区为试点完成市智慧停车云平台搭建,平台具备停车大数据统计分析、信息维护及动态展示等功能;截至2020年6月8日,接入片区内及周边291个商圈和公共停车场数据,合计16万余个停车泊位,并与市公安停车信息平台完成对接,累计收录全市六大片区内的2082个停车场,日均过车数据量超150万。同时,开发东莞通APP智慧停车模块,为公众提供场地信息展示、搜索导航、线上扫码缴费、无感支付等便民服务,目前东莞通APP停车扫码缴费合作停车场达258个,支持无感支付功能的停车场达220个。另外,建设东莞大道—鸿福路口的四个城市二级交通诱导屏,通过云平台与诱导屏的数据对接,实现第一国际、台商大厦、民盈中心、市民中心停车场地的实时数据发布,有效提高交通诱导能力。
三、发起成立全市停车行业协会
2019年12月,在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我司牵头发起成立东莞市停车产业协会,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参与研究制定行业服务标准和规范,开展停车场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培训和评价,协助市有关部门、各镇街(园区)共同做好停车设施经营管理工作,引导促进停车行业健康发展。现阶段我市停车行业协会已有超过40家符合入会条件的企业(单位)申请加入。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大路内停车资源统筹力度。我司将根据市政府和市品质交通千日攻坚指挥部的工作要求,继续加强与各镇街(园区)沟通协调和合作,与各镇街(园区)一起完成市政府交办的全市路内停车资源统筹整合任务,共同推进属地停车设施投资建设,为市民提供更便利的出行服务。我司将加快东莞通统一支付停车费的工作进度,计划在十月底前完成“东莞通”APP在中心城区四个街道路内停车位统一支付。至今年年底,计划完成全市一半以上的镇街路内停车资源整合、运营及接入智慧停车云平台工作。
(二)继续加快智慧停车云平台停车数据接入。进一步推动智慧停车技术发展,打通技术壁垒,通过协调各智慧停车设备服务商及优化云平台接口协议技术规范,加快推动全市停车数据全面接入智慧停车平台;协调市公安局共同完善停车数据,同时通过数据挖掘等方式,对停车数据进行分析,为实现我市静态交通体系迭代升级打好基础。
(三)积极发挥停车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配合推动我市停车相关工作的信息化、智慧化建设。
特此函复。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200277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市交通运输局:
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200277号提案《关于加快建设东莞市智慧停车的建议》收悉,根据我支队职能,现将会办意见回复如下:
关于建议中“加大违法停车现象的执法力度,提高停车效率,避免无效交通流导致的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为公众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停车服务”的建议。我支队在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坚持加大对违法停车查处力度,使用违停球、分局治安监控、警员现场抓拍等方式,对违规占道停车行为进行查处。截止至7月8日,全市公安交警部门累计查处机动车违法停车62.9万宗,同比上升9.58%,对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起到显著的遏制效果。同时,我们利用宣传攻势,将定期曝光乱停乱放车辆,震慑随意停车违法行为,营造全民自觉抵制乱停放机动车的良好氛围。
东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2020年7月16日
何思模委员:
您在东莞市政协第十三届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东莞市智慧停车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综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交投集团等职能部门意见,现答复如下:
根据市政府统筹整合全市路内停车资源的工作要求,结合市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搭建智慧停车云平台系统的工作部署,我市以路内停车资源统筹整合为基础,积极开展政策宣贯及各镇街项目合作洽谈,全力推进智慧停车相关工作建设。
一、目前停车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推动路内停车资源的整合工作
根据5月份市路内停车资源整合工作督导会议精神,市交投集团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与镇街的沟通协调,大力推动路内停车资源整合工作。除暂未具备路内停车资源开发条件的滨海湾新区、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外,市交投集团已分别与我市其余33个镇街(园区)取得合作共识,全面实现“点对点”的项目推进机制。同时,按照部分镇街需求,积极开展村社区智慧停车试点项目工作,正与石排塘尾村、横山村及麻涌新基村研究推进村社区停车设施管理建设。
(二)全力推进智慧停车云平台系统建设工作
今年以来,市交投集团持续加强完善停车云平台建设。截至2020年7月31日,云平台接入片区内及周边291个商圈和公共停车场数据,合计16万余个停车泊位,并与市公安停车信息平台完成对接,累计收录全市六大片区内的2082个停车场,日均过车数据量超150万。同时,开发东莞通APP智慧停车模块,为公众提供场地信息展示、搜索导航、线上扫码缴费、无感支付等便民服务,目前东莞通APP停车扫码缴费合作停车场达258个,支持无感支付功能的停车场达220个。另外,已建设东莞大道—鸿福路口的四个城市二级交通诱导屏,通过云平台与诱导屏的数据对接,实现第一国际、台商大厦、民盈中心、市民中心停车场地的实时数据发布,有效提高停车诱导效率。
(三)成立停车行业协会推动停车产业规范化管理
今年市交投集团计划牵头成立东莞市停车行业协会,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参与研究制定行业服务标准和规范,开展停车场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培训和评价,协助市有关部门、各镇街(园区)共同做好停车设施经营管理工作,引导促进停车行业健康发展。现阶段,我市停车行业协会已有超过40家符合入会条件的企业(单位)申请加入。
(四)加速推进停车管理立法工作
为妥善解决我市机动车停车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提高停车秩序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停车政策法规,根据《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人民政府2020年规章立法计划〉的通知》(东府〔2019〕80号),市人民政府将《东莞市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列为2020年规章立法计划预备项目。为顺利完成立法工作,市交通运输局起草了《〈东莞市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立法工作方案》,并成立了立法工作领导小组和立法起草工作小组。目前正在开展立法调研,计划年底形成送审稿报市政府审定。
(五)加大违法停车现象的执法力度提高停车效率。
为加强全市停车秩序整治,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方面通过借用分局固定治安监控,或通过警员现场抓拍等方式,加强对违规占道停车行为的查处;另一方面,通过新建太阳能流动违停球等新型抓拍设备,逐步扩大对违停高发路段的秩序管理覆盖面。截止至7月8日,全市公安交警部门累计查处机动车违法停车62.9万宗,同比上升9.58%,对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起到显著的遏制效果。同时,利用宣传攻势,将定期曝光乱停乱放车辆,震慑随意停车违法行为,营造全民自觉抵制乱停放机动车的良好氛围。
二、下一步计划
(一)继续加大路内停车资源统筹力度。一是市交投集团将继续加强与各园区、镇街沟通协调和合作,与各园区、镇街协同加快完成市路内停车资源统筹整合任务,共同推进属地停车设施投资建设,为市民提供更便利的出行服务。二是加快东莞通统一支付停车费的工作进度,计划在十月底前完成“东莞通”APP在中心城区四个街道路内停车位统一支付。
(二)继续加快智慧停车云平台停车数据接入。进一步推动智慧停车技术发展,打通技术壁垒,通过协调各智慧停车设备服务商及优化云平台接口协议技术规范,加快推动全市停车数据全面接入智慧停车平台;积极与市公安局协调,完善停车数据,同时通过数据挖掘等方式,形成停车数据报告给相关部门,为实现我市静态交通体系迭代升级打好基础。
(三)积极发挥停车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继续推动我市停车相关工作的信息化、智慧化建设,促进停车停车产业发展。
谢谢您的建议,希望您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市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宝贵的建议。
办理单位: 交通局,市交投集团,交警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