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对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即“新基建”)进度作出部署,在公布的新型基础设施七大领域中,新能源充电桩赫然在列。国家将充电桩纳入“新基建”项目并投入巨资,目的就是为了尽快弥补缺口,促进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据中国充电联盟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20年1月,我国充电桩保有量达到124.3万根,车桩比约为3.5:1,远低于规划的1:1。据预测,到2025年保守预计新能源车销量将达到700万辆,充电桩的缺口十分巨大。随着“新基建”的推进,地方政府纷纷加大对充电桩项目的支持力度,北京地区部分公用充电设施可享受补贴,同时对充电桩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奖励,最高奖励106元/千瓦·年,上限20万元/站·年。海南、广西、山东等地也相继出台了新的充电桩支持政策。
一,东莞市充电桩/站发展现状
随着政策的推动以及网约车的规范化管理,东莞市的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东莞市“十三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市新建充电站将超300座,而根据发改局备案信息,自2018年以来,东莞市一共有529个充电站备案,等备案的充电站全部建设完成,东莞市充电站总数将大大超出“十三五”规划目标。
充电桩/站现有备案数量多,但目前在建和已投入使用的充电桩数量相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而言,仍有较大缺口,因为早期的一大批桩由于技术原因和规划原因,使用率非常低,甚至一部分沦为死桩,不能满足现有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同时,受今年疫情影响,充电站投资和建设进度均受较大影响,而充电的不便利也是影响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重要因素。
建 议:
二,关于加大力度支持东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发展的建议
为推动东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城市新能源推广应用比例,进一步提振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增强东莞市在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的核心枢纽功能,关于加大力度支持东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发展的建议如下:
1、充电基础设施补贴政策从鼓励建设转向关注运营质量,采用度电补贴的方式,对个人自用充电设施不予补贴,对专用、公用充电设施按照年度运营电量进行补贴,支持充电设施良好运营。(附:广州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补贴资金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
2、解决住宅小区充电难题,落实小区充电车位预留、建设和充电设施部署问题。新建、改建住宅小区的所有车位应当同步建设充电设施或者预留充电设施建设条件,公共停车位优先建设充电设施,建议将“原有小区配备停车位数量10%的充电容量”提升至“将20%-30%的停车位数量建设成具有普适性、功能齐全的充电设施”,有效满足居民的充电需求。
3、在地铁、城轨沿线大量部署充电桩/站,促进新能源汽车与城市交通的迅速融合。随着东莞市地铁、城际轨道交通项目的增加,在地铁、城轨沿线站点部署充电站,将大大提高电动汽车作为通勤代步工具的几率,同时有效整合与周边城市电动汽车充电桩信息,编织充电服务网络,还能将充电桩作为城市交通的眼睛,推动智慧交通的全面发展。
4、打造一体化综合性充电站,提高充电站的服务能力,充分利用技术、资源、资金等各方面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建设好配套服务设施,为新能源车主、网约车司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提案者: 何思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