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扶贫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我市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据统计,2019年1-9月,市供销社系统、各大农业龙头企业、大型农批市场对接广东、云南、新疆、四川、黑龙江、甘肃等多个省份,重点对昭通、甘孜州、牡丹江、鸡西、揭阳、韶关等对口帮扶地区,采购适销对路的木耳、大米、苹果、核桃仁、天麻、羊肉、冬瓜茶等260多种消费扶贫农副产品,采购消费扶贫农副产品达6400多万元,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我社通过收集资料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开展调研,并提出相关建议。

  据了解,我市消费扶贫渠道主要有五类:一是受援地组织产品到我市推介,如“东莞-南雄精准扶贫成果展示暨消费扶贫活动”、“九龙县绿色食品推介会”等;二是我市组织企业实地考察对接,如东莞泽景物流有限公司以此为契机将昭通的苹果大规模引进东莞;三是帮扶单位直接采购或帮助建立实体店,如松山湖为帮扶的韶关仁化康溪村在园区设立“东莞松山湖富康果蔬店”等。四是开展扶贫农产品的微信促销活动,如经协办制作对口帮扶地区发动消费者直接通过微信扫码订购。五是发挥电商平台作用,打通扶贫特色农副产业线上购销渠道。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市消费扶贫领域存在以下不足:1、销售平台间相互分散,未形成规模效应。2、农产品一枝独秀,但附加值偏低。3、企业参与度还有潜力可挖。

  我们认为,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未能充分发挥市级层面统筹的优势。如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打造1.5万平方米的深圳市消费扶贫中心项目,可帮助各贫困地区农产品集中展示展销。而我市却至今还没有面向各帮扶地区的消费扶贫示范平台,各帮扶单位、镇街只能利用各自资源帮助销售,各派驻工作组只能利用各种资源寻找渠道助推消费扶贫,各企业只能通过一次次的随团考察寻找商机。

  二是未能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调节作用。帮扶单位和镇街在开展消费扶贫时一般是“因产定销”,即贫困地区生产什么就帮忙销售什么,是“因扶贫才消费”。在不具有成本、品牌或质量优势时,这样的帮扶难以长久,也不利于当地产品和产业的提升。因此,必须调整为“以销促产”,按照市场的需求引导受援地生产受市场欢迎的产品,达到“因消费而扶贫”的效果。
建    议:
  综上分析,我们建议,在全市层面将消费扶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建立“政策+平台+市场”的消费扶贫体系。

  1、借助企业打造消费扶贫平台。充分发挥我市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农产品行业协会众多的优势,支持相关企业在线上和线下打造专门的消费扶贫平台,包括综合平台或农产品分类平台,夯实消费扶贫的后方基础,形成消费扶贫主流渠道,使各受援地产品均能方便地进入而不需各寻渠道。目前我市供销社系统和东莞泽景物流有限公司已经开始这方面的探索,建议予以支持推广。

  2、出台消费扶贫支持政策。在国家和省各项消费扶贫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建议对上述平台及相关企业在税收、场地、认证和品牌宣传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支持措施;鼓励学校、医院及机关事业单位通过平台采购消费扶贫产品。通过上述措施逐步加大消费扶贫产品在我市同类农产品消费份额中的比重。

  3、建立产销双赢机制。引导我市农产品生产企业通过直接投资或与当地合作的方式,在受援地建立种养基地,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支持我市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受援地建立加工基地,提升当地的农产品附加值及生产技术;鼓励我市农产品流通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制定农产品种类的相关标准,采取订单式生产的方式,与当地订立购销合同,助推当地农产品的品种改良和产业提升。

提案者: 陈雪昕

关于对市政协第20200261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市经协办:
  《关于推动东莞消费扶贫领域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就建议中涉及我局职能的内容,具体答复如下:
  一、开展消费扶贫情况
  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的工作要求及部署,引导东莞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大型农批市场与昭通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探索建立昭通优质农产品供莞销售渠道,促成东莞农业企业到对口帮服地区投资建项目,大力推进消费扶贫工作。
  (一)加强产销对接
  东莞与昭通对接方面。2020年,我们积极发动农业企业采购昭通农特产品,推动多家企业签订与昭通相关主体签署购销协议,经我局推荐的4家企业签署了7份采购协议,签约金额达1.93亿元,其中,泽景公司意向采购3500吨苹果(金额3500万元),一品肉类销售公司意向采购巧家县、镇雄县生猪4万头(金额1.18亿元),佰顺公司意向采购2000吨苹果(金额2000万元),顶鑫公司意向采购农特产品2000万元;其他如东莞市江南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东莞市信立实业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也计划签订农特产品意向购销协议。继续拓展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形式内容,积极发动东莞带贫能力强的经营主体入驻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其中,东莞市泽景果品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泽果鲜+莞香情”品牌带着特色农产品进驻交易市场。
  东莞与韶关对接方面。加强与韶关帮扶地区的联系,鼓励我市屠宰企业与当地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建立挂钩关系,推动对口帮扶地区生猪供应东莞,促进产销对接,确保我市生猪供应稳定。2020年1月,韶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肖盛华等一行8人,来莞与我局协商生猪产销对接相关事宜。6月,我局苏韩暖副局长率队,与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广东南惠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等赴韶关市开展生猪产销对接工作。东莞对接组一行与韶关市曲江区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等7家大型生猪养殖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双方建立了沟通交流渠道。今年7月,在东莞韶关对口帮扶联席会议上,两市人民政府签订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东莞?韶关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东莞市肉类行业协会与韶关市农业协会签订了《生猪产销合作协议书》。
  (二)推动扶贫产业项目落地
  昭通方面。积极联系和引导东莞农业企业到昭通投资生产,参与当地的扶贫工作。推动东莞农业龙头企业和相关农业企业在昭通设立生产基地、采购基地、初加工基地以及冷链基地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昭通投产的东莞农业企业有两家,其中东莞市百康肉类销售有限公司投资170万元,主要开展肉牛养殖;东莞合和胶板公司投资1.2亿元,主要经营云栗等产品。2020年3月,广东中玲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与鲁甸县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广东中玲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拟投资9000万元,建设消费扶贫产业园,主要包括农产品交易中心、冷库仓储中心、农产品加工中心、物流运输中心和农残检测中心。
  韶关方面。2020年4月,东莞石碣润丰国际蔬菜交易中心赴韶关考察,拟在韶关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产供销融合体系,助推韶关农业一二三产高质量发展。在韶关全市范围内选址建设一个“项目中心园区”,包括一个“园区管理中心”+一个“核心区生产示范基地”+若干个“扩展区生产基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韶关投资的我市农业企业有12家,聘用贫困户人数户达460人,投资金额达8.6亿元。
  (三)积极搭建在莞对接平台
  我局积极创新思路、拓宽渠道,为昭通优质农产品在莞宣传推介搭建平台,协助对口帮扶优质农产品打开东莞消费市场。2019年10月,我局联合东莞广播电视台在麻涌镇华阳湖拈花寺广场举办了“2019年东莞市对口帮扶地区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广活动”,与“2019年东莞市粤菜师傅烹饪电视大赛(半决赛)”同时举行,进一步扩大对接活动的影响力。发动组织昭通4家、韶关4家、揭阳2家优质农产品带贫能力强、有市场前景的农产品企业来莞参展,同时组织了我市的嘉荣超市、团膳协会、本地电商、农批市场等一大批东莞采购商到现场对接。活动利用东莞电视台、东莞电台等主流媒体宣传和传播力度,进一步打开对口帮扶地区优质农产品在东莞市场的知名度,扩大优质农产品在东莞市场的销售量。2020年起,东莞市将长期举办中国国际食品配料博览会,将大力协助对口帮扶地区组织农业企业赴东莞参加博览会,宣传推广特优农产品。
  (四)打造消费扶贫多样化
  从2019年开始,我局积极推动东莞市供销社与东莞市泽景果品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打造“扶贫展馆”等精准扶贫产品展示销售平台,“扶贫展馆”作为线下平台,以泽果鲜及莞香情为产品及店铺依托,选址东城建造了扶贫展馆旗舰店;2020年4月消费扶贫清溪馆、石碣馆等陆续开业,通过“线上+线下”消费扶贫模式相结合,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我局还积极发动东莞市农业农村局系统单位以工会引导、食堂直供、自发参与的方式采购对口帮扶地区的农产品。2020年6月3日,在市扶贫办牵头指导下,农行东莞分行在全省内率先举办“消费扶贫爱心卡”启动仪式,活动全程通过“线下活动+线上直播”的形式,市直机关单位、大型国企积极参与。至6月30日该行累计发行消费扶贫爱心卡5230张,累计刷卡消费金融150万元。消费扶贫爱心卡成功入驻了广东东西部协作交易市场“东莞馆”,加入到“东莞扶贫?农特优品公益展播计划”中。
  二、下阶段主要工作
  下来,我局结合自身职能继续抓好消费扶贫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经贸合作交流。积极引导东莞农业企业投资对口帮扶地区的农业项目,鼓励支持东莞市企业到对口帮扶地区投资建设蔬菜、大米、特色水果等种养产品外延基地。本着“友好合作、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经贸交流、招商引资、资源有效利用、信息交流等多种方式,推进两市在农业经济以及农村社会各领域的全面合作。进一步做好农产品产销对接,组织名优农产品产销对接及扶贫产品展销活动,推动更多企业采购对口帮扶地区农产品。
  二是加强农业行业协会对接。加强对农业行业协会的引导,加强对口帮扶地区与东莞的相关协会的交流,深化两地会员企业的沟通合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引导投资、行业管理、行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把两地农业行业协会打造成农业帮扶共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三是组织生猪产销对接。充分发挥东莞与帮扶地区的友好关系,促进互帮互助,积极推动对口帮扶地区的生猪等肉品供应东莞。鼓励我市屠宰企业与对口帮扶地区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建立挂钩关系,实现产销对接,引导更多肉品到东莞市场销售。

                                                 东莞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7月13日


关于对《关于推动东莞消费扶贫领域发展的建议》提案的回复
  尊敬的陈雪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东莞消费扶贫领域发展的建议”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消费扶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提案对我社推进消费扶贫工作有很好的参考和指导意义,现就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2019年以来,我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要求,积极开展具有供销合作社特色的消费扶贫活动,线上线下齐发力,助力供销社系统打赢消费扶贫攻坚战。我社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出发点,发挥供销社系统经营服务网点遍布城乡的优势,采购适销对路的消费扶贫地区农副产品,把优质扶贫产品推广到全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社加大消费扶贫工作力度,积极与扶贫地区对接,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截止8月底,我社系统已采购昭通、韶关、揭阳等地消费扶贫产品1212.83万元,销售额达2313.43万元。
  一、全力打造消费扶贫平台。我社依托东莞市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建立“1+N”工作模式,形成中心与网络统筹管理的流通领域新格局。“1”是集团公司,发挥集团公司总牵头、总对接功能,与扶贫地区供销社企业通过订单农业、产销一体等模式,实现联产品、联标准、联数据、联市场的新型农商关系。“N”是全市供销社系统30个基层社的经营服务网络,通过与集团公司的互联互通,形成覆盖全市城乡、点面结合的网格管理。集团公司建立“供联e家”线上平台,被市经协办认定作为全市性的消费扶贫网络销售平台,并在东莞32个镇街建立线上消费扶贫馆。与此同时,集团公司配合各基层社设立消费扶贫产品专馆14个、消费扶贫产品专区(专柜)26个,面向全市销售消费扶贫农副产品。
  二、创新产销对接合作模式。集团公司多次赴云南昭通等贫困地区开展实地考察,不断创新产销对接合作模式,对优质种植(生产)基地进行了挂牌,共同建立了苹果种植合作基地,确定成为云栗定点采购企业。同时,与昭通市51家农业企业签订农副产品购销协议,发挥大额农产品采购对农业产业规模化种植的带动引领作用,通过消费扶贫打通贫困地区农副产品产供销“最后一公里”。
  后续我社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社综合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要求和您的建议,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全面开展消费扶贫工作,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模式,拓宽贫困地区农副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加大消费扶贫宣传力度,继续完善消费扶贫平台运营建设,不断创新产销对接合作模式,同时协助市经协办做好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东莞市特色主题展馆运营工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东莞市供销合作联社
                                                                                                                                                    2020年9月7日

办理单位: 市经协办,市农业农村局,供销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