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以及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对家政服务需求日益增加。由于我市家政服务业起步较晚,市场正处于发育期,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一是家政市场不够规范,市场业态没有稳定的形成,市场服务缺乏标准。二是家政服务员普遍存在素质不高、掌握技能不全等问题,加上社会对家政服务持有的成见,使其缺乏职业成就感和归属感。三是权益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大多数家政服务公司仅充当用人家庭与家政工之间的中介,未与家政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四是市场主体之间在经济条件、地缘、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容易产生误解与隔阂,造成家政服务关系基础脆弱。
建 议: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实现家政服务产业化。建议政府努力将分散的个人行为变为有组织的社团行为,将简单的家务劳动变为科学的生活服务,实现家政服务专业化和产业化。
二是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加深广大群众对家政服务业发展前景和服务主体的理解和认知,引导人们逐步转变观念。特别要向农村妇女、下岗女工宣传就业形势,动员她们摒弃家政服务“伺候人,低人一等”等陈旧观念,鼓励她们到家政服务领域寻找就业岗位。
三是完善配套政策,建立相应保障制度。对家政服务企业实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将家政服务企业比照劳动服务型企业、非正规就业组织享受有关再就业优惠政策。对于家政服务员的意外伤害以及工作中给雇主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的实行强制性保险,分散雇主、家政服务员、家政服务机构的风险。着力解决家政服务企业和人员险种少、上险难以及权益缺乏有效保障等问题,降低企业、服务人员和消费者各方风险。
四是突出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积极扶持建立家政服务业人员培训基地,开展专业化培训。针对不同学员特点进行分级培训,满足不同层次家庭服务需求,促进家政服务从“传统体力型”向“现代智力型”的转变。
五是建立行业协会,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建立家政服务行业协会,扶持社会公益组织。加大各级政府对家政服务行业单位规范经营、诚信执业情况的监管工作力度,协调家政服务、雇主家庭和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三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