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是遵循专业价值理念,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提供服务的职业活动,对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和显著成效。经过10年发展,我市已经形成一支覆盖广泛、领域全面的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在服务群众、化解社会矛盾、调适社会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必须看到,我市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基础比较薄弱,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不高,薪酬待遇水平偏低,队伍稳定性较弱,成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建设的瓶颈。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流失率高,社会认同度低。近两年,我市社工离职率已超行业预警线,2018年的离职率为29.3%。其中男社工和资历深的社工离职占比较大,并转而从事一些没有专业技术要求的职业,从侧面说明社会对社工的认识不够,对社会工作专业性认同度低。同时,新入职社工素质普遍下降,由最初重点本科学历到现在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学历,青黄不接现象明显。
二、社会工作发展配套政策不完善,不利于行业发展。我市社会工作发展虽有10年之久,但一直实行统一薪酬指导价,社工税前月薪为4600元(含绩效)已多年不变,虽然2011年起实施督导培养计划,督导税前月薪最高为7600元。但随着国家对社会工作人才的政策不断完善,省内深圳、佛山、中山等地也不断推出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我市社会工作相关配套政策已明显落后于社会工作发展的需要。人才激励、晋升机制的缺失,缓慢了我市社会工作前进的步伐。
建 议:
建议要从建设高品质城市的战略高度,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工作发展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建立供给完善、保障完备的社会工作发展机制。
一、建立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分级体系。根据专业社会工作特点和规律,借鉴教师、医生、律师等行业成熟的职业化发展经验,制定完善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分级管理办法,依据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等级、学历、专业资历等要素分层分级设置社会工作职级。同时,建立完善专业社会工作定级、晋级和降级机制,引导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高品质、个性化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获得社会认同。
二、出台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激励政策。积极实施人才引进、人才保障、人才表彰等工程,综合采用引进补贴、留才补贴、创业奖励、课题奖励和荣誉奖励等形式,让高端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打造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高地。
三、制定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标准。积极发挥社会工作协会的行业监督指导作用,加大专业社会工作各领域宣标贯标力度,完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和人才标准,努力实现我市专业社会工作标准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有效衔接,让我市社会工作服务有标可循、有标可依。
四、探索新型专业社会工作运行机制试点。试点探索“资格执业、统一管理、直接聘用”的社会工作服务发展机制,可参考省民政厅实行的“双百社工”模式,探索由政府直接设置社工岗位,在镇(街)一级建立社工办或社工服务站,在部分领域探索开展专业社会工作者直接聘用试点,实现政府设置和政府购买“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培育一批稳定的、归属感强的社会工作服务人才,最大程度发挥财政资金效用;另一方面促进社工机构加强专业竞争力和“造血”能力。
五、优化社会工作发展的社会环境。要及时总结提炼东莞市社会工作发展的东莞经验、东莞样本,塑造一批专业性、示范性强的宣传典型。充分借助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以社工为题材的故事、话剧、微电影等多种宣传方式,深入而形象地宣传我市社会工作服务事业发展,扩大社会工作影响力,提高群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营造全社会理解、关心、支持、参与社会工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