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影视动漫、在线音乐、网络文学、电子竞技、网络综艺、网红直播等产业的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庞大的“新文创”产业。“新文创”指的是新时代下,以IP构建为核心、注重品牌文化内涵、面向消费升级人群、以互联网为主要工具/平台开展营销活动的文化生产方式。
东莞近几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心放在传统文创、高雅艺术、非遗等领域,但各个文创项目总体上认知度和辨识度不高,没有产生影响力大的IP和形成顶尖的文创产业集群。建议转变思路,以新文创为重心,打造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理由如下:
1、东莞拥有优势巨大的制造业根基,国际国内不少著名IP的衍生品,如迪士尼、海绵宝宝都在东莞代工生产。
2、东莞人口结构偏年轻化,文化兼容并包,电商、自媒体、网红直播、文旅项目蓬勃兴起,企业对品牌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逐步形成适合新文创产业生存壮大的土壤。
3、随着移动通信即将进入5G时代,数字媒体(VR/AR、全息技术等)产业将迎来爆发,东莞既拥有华为,同时也是5G先行试点城市,“科技+数字文创”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建 议:
基于上述优势及特点,建议从以下方向和路径进行布局,重点发展和培育我市新文创产业:
1、利用东莞“专业镇”(如大朗毛织、虎门服装、茶山食品)的优势,建设集IP塑造、版权交易、跨界合作、IP衍生产品的完整新文创产业链,推动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互相赋能,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数字文化生产与IP构建。并通过发展新文创产业,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东莞传统制造业提升品牌营销、创意设计、工业设计、“互联网+”、“AI+”的整体水平,从而促进其价值链的全面升级。
2、助力东莞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转化为新文创产业,以互联网用户更关注的影视、游戏、文学、动漫、音乐等为平台、载体和工具,结合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实现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内容进程,并以风靡一时的“故宫口红”为榜样,打造既传承东莞传统文化精髓,又通过IP再造焕发新颜的“网红爆品”。
3、重点布局5G文创产业。借助5G技术加速东莞文化产品和业态的创新,培育和引进全息电影、5G虚拟设计、VR游乐场、超高清直播设备制造等未来几年内会爆发的新兴产业,并推动5G数字媒体技术在智慧政务、教育、医疗、旅游、体育、演艺等民生和休闲领域的应用。借助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媒体技术,实现传统文化、非遗等瑰宝的数字化进程,打造数字文化宫、博物馆。
4、大力推动新文创、新技术与城市更新结合,鼓励新文创IP应用在东莞各个旧城改造尤其是文创、文旅项目上,为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注入时尚且具有内涵的“网红元素”。借鉴上海八号桥、田子坊、玻璃博物馆等案例,打造东莞的“空间IP”,建议以鳒鱼洲文创园为核心,整合龙湾湿地公园、下坝坊、工农8号等项目,形成“文创产业临水新经济带”。
5、结合东莞市建设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实施品牌东莞工程的的重要战略,鼓励和引导企业拥抱新文创的发展潮流,打造知名品牌,创建中国驰名商标,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6、围绕新文创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加大与艺术类院校、设计机构、互联网文化传媒的合作,打造外部招引+园区孵化的新文创产业平台和示范园区。
7、借鉴杭州与知名国产动漫《狐妖小红娘》携手打造“纯爱之城”的成功案例,选取合适的新文创IP,融入东莞城市文化并进一步下沉(有条件的话可建设主题景区),从而帮助政府开展城市形象宣传,打造年轻化的城市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