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我市已出台《东莞市促进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方案》等相应政策。但由于宏观环境和微观风险的影响外,部分金融机构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决策部署认识不到位、落实不彻底,加上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银企信息不对称,特别是科技类创新行业与传统行业,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尤为突出。

  一、东莞市中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一是中小企业的金融风控意识有待加强。调查显示,东莞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能力、业务能力以及盈利能力比较强,但是对政策风险、行业风险、财务风险缺乏必要的风险防范意识,当面临市场波动或上游企业倒闭,比较容易因为资金问题而受到较大冲击,甚至倒闭。二是政府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亟需顺畅。商业银行面临资本、监管指标、内部风控以及问责机制等指标的重重约束,导致一些中小企业对惠企政策规定了解不清晰、认识不到位,甚至个别中介机构利用政策进行“搭便车”,针对收取高额服务中介费。三是金融政策的有效执行是降低融资成本的关键因素。调查显示,有的金融分支机构凭借资源禀赋的优势,并未及时有效遏制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中借贷搭售、转嫁成本等违规行为。四是银企信息不对称及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是金融机构放贷的主要风险点。金融机构尚未建立对小微科创企业的差异化评价体系,仍然沿用以财务报表、纳税情况、工资表、电表等为代表工具的传统“资金流”单一维度评价体系,将小微科创企业与普通小微企业混同评价,无法获得商业银行信贷体系的“加分”,造成小微科创企业融资“吃不饱”。一些银行“一刀切”要求中小企业借款客户为抵押物购买财产保险。

  
建    议:
  二、缓解我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建议

  一是激活资本市场,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要推动注册制早日落地,促进更多的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通过创业板、新三板、科创板融资,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支持资管产品和保险资金通过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等方式积极参与民营企业纾困。鼓励通过债务重组等方式合力化解股票质押风险。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民营企业债转股。推进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进行改革。

  二是完善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域互联互通。健全优化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信息对接机制,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线上高效对接,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通过信息共享、公开方式,一站式办理相关事项,以便节省企业实践和成本,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对暂时遇到困难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区别对待,分类采取支持处置措施。

  三是开展信息技术革命,降低金融行业的信息不对称。要抓住区块链技术融合、功能拓展、产业细分的契机,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要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为打造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提供动力。

  四是坚决纠正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要严格对照监管要求,坚决纠正过度销售、捆绑销售、乱收费、收费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完善内部考核机制,改进综合经营考核办法,杜绝违规搭售产品、内部交叉激励等增加企业成本的做法。

提案者: 市工商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