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党的十九大以来,对于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社区建设的水平与社会治理水平息息相关。如何打造平安、和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社区文化也是我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作为扎根横沥恒泉社区的一名本土企业家和社区骨干,近几年来,我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感觉居民对党的领导是支持和拥护的,但对于如何与党组织建立紧密而良好的互动关系,我认为是社区治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如何将党的阵地建在居民中间,党员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社区中间,当群众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党组织和党员的关心和帮助,这是关系和谐社区发展,关系党的为民宗旨的重要内容。
二、实践探索情况
据我所了解,目前横沥镇通过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建立党代表工作室常态化、定期听取群众的意见,深入走访群众,尤其是恒泉社区,作为镇委书记何植尧驻点的社区,驻村团队和社区的党员干部共同将联系群众过工作做到实处,得到了居民一致的认同。
在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如何带动群众更多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我觉得可以从建好党员工作站、实施党建引领项目、带动居民骨干共同参与等方面入手,将党建引领工作做得更细更实,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成为居民的贴心人。
建 议:
三、对策建议
结合乡村振兴的“治理有效”的工作,以及在前两年推进社区营造的基础上,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居民区建好党员工作站,带动党员与居民保持常态化互动与沟通。以我所在的恒泉社区古思图片区为例,这里是居民较为聚集的地方,与恒泉社区所在地有一段距离,除了党员干部定期的走访外,当居民有想法,有需求的时候未能及时与党员干部沟通。因此,如果在古思图片区建设党员工作站, 安排社区党员干部、党员志愿者等定期轮流值班。以这个工作站为阵地,深入开展居民走访调研,设计开展各类社区活动,第一时间了解居民的需求及想法,这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党员干部与居民零距离接触,对于夯实党的基层领导核心地位,树立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印象、口碑将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二)完善党建引领共治协商机制,带动党员与居民商量解决社区事务。针对社区居民所关注的共性问题和共性需求,收集群众意见,发挥民力民智,梳理社区问题清单。以党员工作站为阵地,引导居民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社区会议等,逐步建立分类分层议事协商制度,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引导居民在自我服务自我治理方面提升意识和能力。这是乡村治理非常重要的内容。
(三)以党员工作站凝聚社区骨干,带动村民共建共治共享。以我所在的古思图片区为例,聚集了一大批的能人和热心人士,他们有的是爱心商家,愿意为社区有需要的困难家庭奉献资源;有的是退休老人,愿意参与社区环境卫生维护;有的是有一技之长的社区能人,愿意为社区居民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服务;而我自己作为土生土长的横沥人,更是愿意充当居民和社区的桥梁,上传下达,将党委、政府的政策传达给居民,将居民的想法和意愿传递给党员政府。但这些想法和行动的实施,需要一个阵地,有几个核心党员的带动和组织,因此我感觉党员工作站的设定,可以带动社区一帮人共同关注社区发展,因此我诚挚希望有党员工作站可以与我们一起为社区的和谐发展,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