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4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民营经济克服了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担当着中间力量正向着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从我国民营企业的形成来看,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一是从个体户起家,逐渐积累发展起来,或直接由家庭成员投资兴办的家族式企业;
       二是朋友、同事参股合资开办的合伙企业;

       三是国营或集体企业通过买断转型的企业等。


建    议:
       其共同的特点是企业的所有权归一个或少数投资者所有。因此,民营企业从总体上看,虽然有其市场化程度高、经营灵活、社会负担轻等优势,但中国民营企业在发展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民营企业进行支持:
       1、政府法律层面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民营企业的产权需要法制来保障,经营行为需要法制来规范。建议有关部门及时清理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法规,出台引导和约束民营企业经营行为的文件,同时抓紧制定保护民营企业的条例,对向民营企业敲诈勒索、乱收费、乱罚款及破坏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人和事,必须及时干预和处罚。
       2、融资层面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建立债转股企业项目储备库,推动有意向的项目落地实施。
       3、税费层面
       要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地方权限内的有关税费政策,在国家规定的幅度内降到法定税率最低水平;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实施产业用地出让底线地价管理;存量优质企业增容扩产,由各区政府根据产业项目的绩效、能级等情况确定增容土地价款的收取比例,对达到绩优标准的企业,免缴增容土地价款;在国有工业园区,对中小型创新民营企业给予租金优惠。同时要降低其它各要素成本,如:平稳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降低企业社保缴费比例;进一步扩大民营企业参与直购电,降低用电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清理、精简涉企行政审批等事项。
       4、设备升级层面
       现在,中国实体经济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滞胀,改革开放再出发,装备制造业是支撑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制造强国的中流砥柱,要继续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实施更加倾斜的财税扶持政策,对于有实质性产学研结合的联盟应给予科研经费补贴,引进技术与装备的费用纳入研发经费。
       5、技术支持层面
       创新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支持民营企业建立自主研发机构,对新创建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的企业进行奖励;对民营企业开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改造项目和进口设备给予支持;实施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引导企业利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对生产流程、工艺和产品层次进行提升改造。
       6、人员支持层面
       加强用工支持,与内地劳动局、学校、人才市场建立联系或设驻点,帮企业打通与内地劳动力市场的联动机制;筑巢引凤,引进优秀专业人才,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打造企业家队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将培训优惠政策保质保量送给企业。
       7、帮助企业用互联网的方法和价值观去重塑传统业
       未来,人、服务、设备的一切都会智能化,“产品在网上、数据在云上、市场在掌上”,工业互联网将连接对象延伸到整个工业系统,可极大提高工业产品各环节的工作效率。如深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包括深化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发展制造业赋能平台,提升数字化转型能力;推动跨界融通发展,增强数字化转型合力;完善创新支撑体系,优化数字化转型环境。
       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这个时代的最大脉搏就是有所作为。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作出许多新的重大论述,为我国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我国民营经济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提案者: 刘伟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