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防控疫情和助力复工复产做了大量工作。全市6万多名村组工作人员在抗疫一线作战,初步预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今年用于抗疫的相关支出超5亿元,村均超90万元。为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承租集体物业的企业减租近9亿元。可以说,农村集体组织为抗疫胜利、稳定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次疫情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影响,从直接冲击来看,要比金融危机更大。仅按抗疫支出和减租计算,今年的纯收入将减少约8%,比金融危机最严重2009年的-6.9%降幅更大。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预计农村集体经济仍将继续受到严重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现状,需及早做好应对措施,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使农村集体经济得以继续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增进农村民生福祉提供扎实支持,助力乡村振兴。
建 议:
一、提升管理效能。一是精准防疫。前期对疫情了解不深,且疫情来得急,农村有很多防疫措施比较复杂,需大量人力物力支撑。各级政府部门应协助农村根据疫情变化制定实际可行高效的防控措施,避免简单一刀切,及时取消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不相适应的防控措施。二是统筹做好农村社区治理。借助升级“智网工程”、推动实现“多网合一”的契机,理顺各部门与村组在事权、财权方面的关系,落实责任,减少无效重叠工作,特别是应付式督查工作。
二、加速城市更新。根据市城市更新协会测算,我市完成2018年提出3年3万亩目标需投资4000亿元,按集体所有土地占改造面积70%、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改造过程中分得物业或现金占30%匡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旧城市更新可获得总收益840亿元;假设今年能有1/3的项目落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获得280亿元收益。城市更新前景很好,大多数村民也欢迎城市更新,但受制于部分村对拆迁赔偿过份要求等难题,项目落地实施比较困难。建议利用本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做好宣传工作,加速推进城市更新。
三、推动资产收购。预计全球疫情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客观上难以避免部分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遇到大困难甚至倒闭。市场将会出现低价急售厂房等资源性资产的机会。2019年底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货币资金余额达648亿元,自有资金充裕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可以发挥优势,逆市扩张。建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辖区内企业加强联系,及时把握机会,做大做强农村集体资产。
四、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及时扶持现金流紧张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于疫情期间开支大收入少,预计个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会出现现金流断裂情况,建议全面摸查,制定应对措施,及时协助现金流紧张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渡过难关。二是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金统筹分配方案。健全用款单位在治安、环卫、行政管理等具体开支中的“责任包干制度”和资金“专账专用”制度,倒逼用款单位提高补助资金使用效率,提升政策扶持效果,切实减轻村组集体负担。
五、提高资金收益。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019年底定、活期存款余额达541亿元,利息收益相对较低。建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多渠道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高资金收益:一是加快推出市级重大投融资项目。建立城市更新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库,研究推出更多类似“从莞高速”“滨海湾新区”等市级优质项目,吸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二是鼓励银信机构开发更多稳健型金融产品。应对资管新规和利率下行影响,进一步协助镇村与银信机构进行业务对接,鼓励银行研究推出更多类似“智能存款+分红宝”等理财组合产品,提高村组资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