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 提出“3年取得重大进展、5年见显著成效、10年实现根本改变”的“三步走”目标,以“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为五大着力点,统筹谋划全市乡村振兴工作。百姓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村级(社区)交通状况是否良好、出行是否便利直接关系着群众的满意度,也关系着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当前经济腾飞发展、道路四通八达的东莞,还有这么一些道路:断头路、坑洼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路难走,不仅严重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出行,以及过往车辆的安全通行,还影响着长安的乡村产业振兴、村容村貌、群众生产生活和出行条件。解决这些道路问题 是人民群众十分迫切的需求,对地方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建 议:
为了满足沿线市民出行的日常需要和修路的迫切愿望,让道路交通更好地服务于东莞和谐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需要,加快“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步伐,对完善和提升我市村级(社区)道路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道路建设工程。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市存在断头路、泥泞路等路段开展实地考察,将存在问题的路段改造纳入施工计划中。成立相关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完善路段的实际情况和东莞远景发展规划,制定完善道路规划总体建设方案。组织市、镇街召开任务相关工作会议,进行专门部署,明确责任单位的目标任务,提出具体建设要求,切实做到分工负责,协调配合,抓好落实。确保上级有量化的工作任务、有可操作的推进路线图和明确的时间表,督促具体的责任主体,实现有可核验的成果。
二、因地制宜,保证道路建设设计的合理可行。组织镇街、社区相关部门认真调研,因地制宜开展道路建设完善工作。委托专业人员进行实地勘察,根据道路的路况及周边地域环境,确定相应科学合理的道路建设规划和修路工作,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路线进行施工建设。尽量加快开工、施工进度,争取一次性修好道路,减少对群众的出行影响。在修路期间,采取措施保障群众的正常出行,做好道路沿线的群众工作,确保顺利施工、早日完工。相关社区、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全力推进完善道路建设工作,解决市民出行难的问题。
三、强化经费保障力度,保障道路建设工程扎实开展。各级认真研究、努力争取政策,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争取投入专项建设经费,确保有充足的资金做好道路建设工作,助力我市道路安全建设。认真优化工程设计,切实控制工程造价,降低施工成本。严格资金监管,提高资金的使用质量和效益,保证项目资金的使用安全。争取进一步扩大道路养护的补助,不断提高道路管理养护资金的保障能力,提高道路养护效果。
四、巩固成果边建边养,长期保持良好的道路环境。全方位确保道路建设质量,减少后续的养护成本,以免短时期内重复整修,造成更多的浪费、不便和扰民。把建设和养护放在同等的位置,认真学习贯彻上级关于加强公路养护管理的指导意见,做好路面养护。相关部门加大巡查力度,重点对路面坑槽、裂缝等病害及时修补,对道路排水系统进行及时清理。增加限载标志,严厉打击非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确保行车安全。认真落实道路及时养护、路面保洁、病害处治、边沟清理等工作,为市民打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
提案者: 长安镇政协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