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观众,仅鸦片战争博物馆每年就有逾五百万人次的观众量,但与我们几近空白的文创产业极不相称,“全世界都知道虎门有炮,但是这炮却一直还没有打响。”这句话用于我市的文创产业恐怕同样贴切。据不完全调查,北京故宫博物院每年光文创产品收入就达数亿元。为数不少的游客对文创产品有不同程度的需求,我市可因势利导,利用我们文创产品引领消费,引导游客提升审美情趣。

  
建    议:
  1、建议由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牵头,成立专门的文化创意开发部门,紧紧围绕东莞历史文化底蕴开发文创产品。尤其以虎门诸炮台、销烟池旧址、可园、蒋光鼐故居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岭南建筑文化作为东莞主打文创产品;
  多角度开发创意产品,增强文创产品趣味性和实用性,将带有东莞LOGO并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文创产品批量或限量推向市场。带着东莞地域文化的衍生品无疑是让文物“活”起来的一种得体方式,让地方文化内涵得以进一步拓展的一种手段,更是接地气的一种再生模样。
  2、紧紧围绕游客需求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1)、价格因素:据资料显示,游客在对文创产品的筛选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价格,50元到100元区间是销量最好的。
  (2)、实用因素:在价格基础上,尽量开发实用性较强并且携带方便的小商品:如冰箱贴、手机壳、耳机、文化衫、邮票等等。
  (3)、标志元素:虎门炮台、销烟池旧址、东莞门楼、可园建筑、荔荫园、东纵大队群雕、虎门人民抗英群雕、松湖烟雨风景等等。
  (4)、创意产品一二:英国军舰、虎门大炮——巧克力;林则徐像、蒋光鼐像、可园建筑——手机壳背景图案、文化衫。另外我们还可利用一些博物馆或相关机构运作比较成熟的手工探索作坊为游客定制各类文创产品,或者由游客DIY进行创意创作。
  3、借助外力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1)、大力培养自有创意研发、营销推广等人才,完善引导扶持机制,畅通国有和民营、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人才流动渠道,同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生产和经营。
  (2)、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生产和经营。当今一个节点是网罗培养一批高素质文化产业创意群体,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提供多视角创意平台。东莞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篇地,题材上的排头兵我们当仁不让,欲将产业做强做大必须有通晓相关历史知识与产品开发的高素质从业人员相结合才能碰撞出更具地域特性的文创产品。
  4、借鉴文创产业先行者的成功运营模式,推销东莞自己的文化。推动优秀文化资源与创意设计、旅游等跨界融合,更多融入公共空间,丰富延伸文化内涵。除了可借鉴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创意手法,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创意方式亦可圈可点:由厂商向博物馆提出图像授权申请,鼓励厂商和博物馆做双品牌合作,希望藉此扶持台湾的产业,博物馆也希望能借助企业的商业模式、宣传手法,彼此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实现品牌跨域合作,将文化、创意、产业三者有机连结。
  5、加强东莞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维护东莞本土文化产品的形象,善用授权机制以及多元合作模式的策略,让东莞历史文化资源得以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民众的生活周遭,广推人文艺术教育、培养大众生活美感经验并提升市民的审美情趣。

  东莞经济发展引世人瞩目,用文化再次体现自身价值,实现从物质到精神的升华。大力开发东莞文创产品为深入挖掘和阐释我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新时代价值提供文化属性支撑。通过文化及其载体之一即文创产品提升自己的认知,再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价值,才是未来东莞的立足之本!


提案者: 陈志超,王永雄,李舜超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