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情况分析:
2018年11月12日,习总书记在接见港澳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京团时表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要为港澳青年发展多搭台,帮助青年解决在学业、就业、创业等问题,创造有利于青年成就梦想的环境。”习主席的重要讲话,饱含着对港澳青年的厚爱与期待。
大湾区规划方案公布以后,广东对港澳青年创业就业政策,已陆续出台,覆盖至在粤创业的港澳青年。
东莞产业基础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发达,城市创新竞争力强,尤其是近年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智造业转型升级,相关行业也具有较强的人才集聚优势。
近年来,东莞专门出台了《港澳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东莞市莞港澳台科技创新创业联合培优行动计划(2016-2020)》等政策,为港澳青年来莞创业提供人才、资金、场地、交流、社保、医疗等各方面全方位扶持。
但东莞在吸引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难与不足:
1.受“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整体结构影响,行政与制度壁垒一时难以完全破解。例如,港澳创业者在资金转移、人员货物通关、法律法规适应等仍然困难。
2.对内地市场不了解,影响香港青年跨境来莞的意愿。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来内地越多,“内地经验”就越丰富,香港青年更愿意到广东来生活或工作。
3.政策的整体配套、针对性以及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还有差距,对于港澳青年创业者理解接受有关政策尚存一定难度。
4.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目前金融机构惯于锦上添花而不愿意雪中送炭,因此初创企业的港澳青年往往在起步阶段就面临严重困难。
5.受广州深圳以及珠海中山的影响,前海、横琴、南沙等地既有与港澳合作的平台,也有十分优厚的条件。而东莞除松山湖以外,其它地方条件不平衡,规划中的滨海湾新区也还在初始阶段。
建 议:
二、具体建议
1.整合资源,做好政策措施配套,加强职能部门协调。目前出台文件不少,建议因应形势考虑对相关文件进行整合升级,打造《促进港澳青年来莞创业就业行动计划》2.0版,使之便于操作。
2.尽快加强松山湖、滨海湾等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留得住港澳青年在此工作和生活,对冲广深两地的虹吸效应。
3.继续加强对港澳青年在莞投资的中小初创企业的融资帮扶力度,简化手续,降低门槛,加快进度。
4.加大莞港澳青年经济文化交流力度,以各种创新创业基地和青年团体、非政府组织为平台,组织更多交流活动。将东莞打造成港澳青年大湾区创业就业的首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