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是东莞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由于东莞农村城市化、工业化程度较高,与一般概念的农村不同,所以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要避免搞形式主义,不仅仅是清理垃圾、修整路面等,简单地停留于“三清三拆三整治”的工作层面上;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农村的开发时期较早,存在粗放扩张建设、空间规划不科学、生态资源消耗过多、环境污染较大等问题,所以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可放在治理污染、重建生态文明等方面。

  对于东莞农村而言,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框架下,完全可以新的发展概念、新的建设思路,创新整治工作的模式,实现整治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一方面,可以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对接到“大湾区城市群”建设格局中,以农村人居环境品质升级发展作为推动“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的助推器,引领东莞在大湾区的发展。另一方面,可根据“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建设需求,指导各项整治工作,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投资环境、产业结构等方面,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生态文明、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融合发展,以实现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农村的蜕变。

  
建    议:
  一、 加强农村生态建设整治工作。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保护第一、科学规划、绿色发展”的要求,加强农业种植生态、土壤生态、湿地生态、景观生态、水资源生态等环境的治理,对退化的自然环境整治修复,补齐生态环境历史欠账;特别是水资源水环境保护方面,要加强农村水资源水质监测,整治生产、生活污水流入河道及生活垃圾乱倒河流的现象;对侵占自然保护区、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现象,依法遏制或整治。

  二、加强农村改造更新项目建设。通过对农村的旧工业区、老厂房、旧物业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更新改造升级,根据不同的位置、功能、价值等,打造诸如高科技园区、物流园区、创意空间、商业特色项目;对农村一些脏、乱、残、破的地方,也可通过重新改造甚至只是微观层次的设计,建设成为休闲广场、主题公园、生态景观、公共绿地或者停车场、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等,既盘活这些资源,使其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又推动人居环境改善,实现双赢局面。

  三、加强农村环境污染产业的整治工作。一些农村的环境问题,不是仅仅靠打扫一下垃圾卫生就能改变面貌的,需要从源头上去整治,推动环境改善。譬如,控制高能耗、高排放的企业进入农村,特别是一些化工类等小作坊,环境污染就很突出。另外,对农业生产方面的农药、化肥的使用,也要加强监管工作。

  四、加强农村投资环境改善整治工作。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方向,以大湾区都市建设为契机,以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产业布局优化。进一步完善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农村发展空间,营造更优质的投资环境,对接大湾区的资金、科技、产业等要素,吸引更多的优质项目、高端产业投资农村,加大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绿色产业方面的发展,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质变,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和振兴农村集体经济共赢。

  五、加强利用先进技术推动整治工作。现代的一些高科技产品设备,及一些先进的环境治理新技术新设备,可助力整治工作提质增效,使整治工作高效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譬如以监测设备、无人机监管环境卫生问题;以无土栽培、智能栽培技术,推动生态农业发展;以先进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设施,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

  六、加强特色农村建设整治工作。可根据农村各自自身环境本底、土地资源、历史人文、乡情习俗、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等实际情况,引导各村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地的整治方案和发展规划,注重挖掘本地资源,整合本地优势,传承本地乡情,突出本地亮点,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品质的提升。


提案者: 黄启标
返回
顶部